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国际立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曦 《理论观察》2009,(1):141-142
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专注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而且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在中国,相关法律也对此做出了规定,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国际立法中寻找时中国有利的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42.
43.
袁杏桃  周萍 《经济论坛》2008,(6):135-138
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持肯定态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立法研究.1990年通过的<著作权法>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了著作权法保护体系,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仍然保留了相关规定.但遗憾的是,我国的著作权法只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类需要保护的作品,具体怎样保护却要求国务院另行规定.我国虽然也曾成立专门小组草拟了意见稿,但是收效甚微,时至今日也无突破性进展,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的真空状态.  相似文献   
44.
《百喻经》是佛教著名的寓言集。(印度)僧伽斯那撰,(南齐)求那毗地译。鲁迅先生对此书极为推崇。他曾于1914年7月为母亲祝寿,亲自标点,施资印制该书100册。《百喻经》又名《痴华》。  相似文献   
45.
门口的鞋子     
李景香 《财会月刊》2010,(9):I0027-I002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公的应酬越来越多,不是今天给朋友接风,就是明天给兄弟饯行。刚开始,他每次出去还对我有些歉意,后来就觉得理所当然了。流行的段子不是说了吗,末等的男人才下班就回家。  相似文献   
46.
我国许多省份均出台了地方性法律法规以保护本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大省的河北省却显得停滞不前。因此,我们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构建"和谐河北",实现河北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文学,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口头性.这种口头性表现为语言的地方性,即方言.方言是民间文学的表述方式,更是民间文学审美的灵魂所在.一部民间文学作品所展开的特殊审美意境是由方言来构建的.虽然说由方言建构的这种审美意境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但却也蕴含了民间文学审美的某种更原始的本质.因为方言是语言的本质,它透过民间文学作品展示出民众对世界的特殊的审美智慧.  相似文献   
48.
在我们完成省级科研项目--<柴达木开发的文化透视>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到柴达木盆地不但是地下资源丰富的聚宝盆,而且是人文资源的宝库.  相似文献   
49.
<正>我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该规定说明,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已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内。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是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即是由特定人创作的,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具有明确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对于具备作品表达形式的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法已经明确将会予以保护,然而  相似文献   
50.
京族是国内唯一以海洋捕捞为业的海洋性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与其他各民族友好相处,互动融合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本文以京汉民歌中爱情概念的隐喻构建为例,对京族海洋文学和汉族内陆文学之间的融合互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民族所共有的爱情概念隐喻占有绝对数量,但在这些共有的隐喻中,构建"爱情"概念的具体事物又具显著差异性。这源于京汉人民相同的身体体验基础和具有差异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出京汉民间文学互动融合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