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农家之友》2009,(30):42-42
毛泽东是功勋卓著、令人敬仰乃至曾被欢呼为“万寿无疆”的一代伟人。对此,毛泽东总是那么理智、冷静而从容。他一生尊崇辩证唯物主义,多次坦然地谈到自己的生死观,体现了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博大的胸怀。  相似文献   
22.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6,(20):112-114
倡导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说,“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当我们存在时,死亡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在了。”所以,趁着名声在,好好享受生活吧砰,枪响了!子弹射进了肯尼迪、范思哲、约翰·列侬、莫里吉奥·古奇、山西钢铁首富李海仓、兰州地产富豪刘恩谦、浙江船王严宝龙……的身体。他们倒在了血泊和惊恐中,也倒在了权力和脆弱中。时尚和商业从未如此动人心魄,却危机四伏。没有人能回避死亡,再显赫繁忙的人也拒绝不  相似文献   
23.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关注人性的高质量的服务形式,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在我国,在专门培养高素质为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却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希望通过开展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的意义和路径研究,包括“生死观与临终关怀”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专业临终关怀教学团队建设等研究,推动我国生死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生死问题给予了界定和阐述。而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中国共产党便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革命自身,从而超越了我国传统生死观的阶级局限以及马克思主义传统生死观的时空局限,最终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标准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死观,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这一生死观,为当下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
千百年来,人类历史有如滔滔江水,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灿若星河的文明,从人的诞生那天开始,生与死就成了人类探讨至今乃至将来的研究课题,不少先贤圣哲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穷尽毕生精力去认识探索这一命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西方伟大思想家的孔子和苏格拉底,其各自关于生死的学说、思想都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都关注、思考生死,敢于面对现实和死亡,探究生死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二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他们的生死观也存在着很多不同。通过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对生死的认知、生死意义及死亡对群体和个体意义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旨在全面的了解中西方哲学思想,并从中找到连接两大思想的幽径。  相似文献   
26.
熊玉碧 《新西部(上)》2010,(3):101-101,110
<庄子>中的处世智慧流传至今,其思想对现代人认识世界、价值取舍有着诸多影响,而庄子处世智慧中的超脱和逍遥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庄子不为世俗羁绊,有着过人的智慧,他欣赏世间每一事物,享受生命每一刹那.庄子的游刃有余;有用无用;福祸相依;生死观等等,这些处世智慧,对于帮助人们洞悉万物存在与人间价值的玄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7.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伤痛。苏轼的代表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很好的说明了,中国人面对死亡的无奈。在此背景下的宗教的魅力才会难以抗拒。  相似文献   
28.
王阳明将“勘破生死”作为“学问”之“尽性立命”的根基,更将“舍生取义”提到“学者”之“知真行善”的高度。本文试从学问之求真、学者之至善、学理之尽美的终极角度,探讨王阳明知生死、行生死的理论与实践。王阳明对“生”与“死”的“知”与“行”,凸现了浙东学派“重利不轻义”或“义利并重”的特色。  相似文献   
29.
廖福香 《魅力中国》2011,(12):152-153
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立足于“道”的高度观生死,得出生由道出,死向道归,生死乃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庄子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给后人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30.
黄丽 《魅力中国》2011,(17):273-273
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在传播过程中各地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形式和地域特点,也对当地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以日本为例,佛教自传入日本之日起,在日本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而对日本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