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52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6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懿笃 《发展》2007,(3):38-38
甘肃省临洮县自2005年1月份正式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坚持把该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民心工程,积极探索,以民为本,科学组织,扎实推进,真正让农民看病得了实惠、有了保障,试点工作得到了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72.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07,(24):42-45
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全民医保。这种制度的重要性,首先在于能极大地促进医疗负担公平,同时更为重要而且也更为现实的是,全民医保还能抑制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换言之,全民医保是医治"看病贵"、"看病难"的妙药。  相似文献   
173.
让广东省老促会揪心的农民特别是革命老区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经过多次奔走呼吁,已摆上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并拍板定案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4.
近年来,随着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农民看病难得到初步缓解。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笔者结合陕西省商南县的实际,作些分析,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5.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影响民生的社会问题.重点阐述了看病难看病贵这种现象在社会的蔓延滋生,并且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6.
"看病难、看病贵"聚焦了现行医疗体制的两大弊端,"看病难"反映的是医疗供需之间的突出矛盾,"看病贵"则反映出医疗价格脱离了真实价值,呈现出泡沫化的状态。只要这两个弊端没有消除,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依然有负众望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7.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目前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不仅成为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阻力,而且损害到病人的利益,因此"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解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将运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建立复制动态方程,以病人和医院作为博弈的参与者,探讨双方博弈的均衡,再根据得出的博弈均衡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8.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37):35-35
“中国医改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 “中国医改就是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对媒体表示,“看病难”主要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看病贵”,一是医疗费用的上涨明显高于人们收入的增长,二是个人支付比例过高。他还指出,当前公立医院的改革是难点、也是热点,“它集中了看病就医的诸多矛盾,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9.
关于医院卫生材料收费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看病贵”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表明,在病人支付的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一般占40%~50%、材料费用一般占20%~30%、诊疗费用一般占10%~20%。不难发现,材料费用占病人的医疗费用比例比较突出,已经成为继药品费用之后影响病人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0.
医疗卫生领域中个人自掏腰包支出与"看病贵"密切相关。新医改方案中政府期望通过增加投入来降低个人自掏腰包的支出比例,从而在近期内切实缓解"看病贵"。该文利用近10年的卫生总费用和相关经济数据,结合新医改中政府的投入,分析估算了政府投入对于降低自掏腰包支出与卫生总费用比例以及自掏腰包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政府投入真正到位,则短期效果会比较明显;分析同时表明新医改中要想保持更长期的效果,除了增加政府投入外还需要社会支出的大力支持,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