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7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1992年1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科龙公司的前身珠江冰箱厂视察时,发表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相似文献   
22.
面对媒体的质疑,入主科龙的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曾经说:“格林柯尔是由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你们不相信我,难道还不相信安达信吗?”遗憾的是,安达信今天还值得谁相信。  相似文献   
23.
风雨中飘摇的科龙终于有了新的接盘手,从顾雏军时代到海信时代,科龙是否可以马上走向新生?事实上,科龙的困境不是暂时的,而是从战略上陷入了根本性的迷失;科龙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企业整个法人治理结构的全局性问题;科龙不是生了一个毒疮,只要挖去便可恢复健康,而是从千年伊始,便进入了“非典”阶段。已经惹下一身是非的科龙掌门人顾雏军毫无悬念的资本运作表演,只是一个百足之虫的苟延残喘而已  相似文献   
24.
王凯 《新财经》2007,(5):34-38
1998年12月,科龙创始人潘宁悄然离任。从王国端执掌科龙开始,到屈云波北兵南降,再到顾雏军高调接手,科龙始终处于多事之秋。八年来,科龙从一个如日中天的中国家电企业,沦落成资本玩家的掌上玩物,欠债累累,屡遭兼并,其情其景,令人嗟叹。中国企业因并购而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者,早已屡见不鲜。海信对科龙的收购会是怎样一种结局?关心者众,观望者也大有人在。进入2007年5月,海信收购科龙已经600多天。在这600多天中,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的周厚健给科龙带来了什么?风雨飘摇中的科龙又让海信承受了什么?2007年4月6日,海信人接受了《新财经》的采访,记者带着许多人对海信的猜测、疑惑,但更多的是关注,走进了顺德,走进了科龙。  相似文献   
25.
任之 《网际商务》2005,(1):60-62
未来营销四大热点:品牌美誉度的提升,产品的工业设计及核心技术的提高,网络的精细化操作,终端的争夺。  相似文献   
26.
中国冰箱市场被海尔、科龙、新飞、美菱四大家族统治已经很久了。调查显示这四大家族每一家的年销量都在100万套以上。论综合实力,美的、TCL、康佳、海信、荣事达、小天鹅、奥克斯都不比他们差多少,甚至比他们更强,但他们延伸品牌进入冰箱领域后,其冰箱年销量却总在二三十万,至多在四五十万之间徘徊,也难怪名不见经传的顾雏军在收购以制造冰箱为主业的科龙、美菱后口出狂言说,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今后谁降价他都可以看着不动。  相似文献   
27.
公司     
科龙4.04亿元资金被挪用,天津星巴克月饼细菌超标,曙光启动“中国高性能计算普及万里行”  相似文献   
28.
梦想的逻辑     
《英才》2005,(9):12-12
德隆、科龙。也许我太唯心,2003年、2004年的夏天,两大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轰轰烈烈的企业领军人物.轰隆隆地倒在煤体的口诛笔伐中,且身陷囹圄。两个人都是梦想燃烧型,他们都符合“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特征。1.有宏大的目标;2.有不懈的激情;3.勤奋;4.有才华;5.有毅力。没有点聪明智慧的人,何以聚拢那么多财富?没有狂热  相似文献   
29.
伴随着长虹、创维、华帝等企业相继改换新标识,以及坊间传出的科龙、美的等企业将要近期发布新标识的传闻,2006年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的换标年。 对于换标的目的.当事人比较一致的口径是:国际化。  相似文献   
30.
“一个企业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挫折,关键要看企业能不能化解风险。亚星的底蕴很深,多年来也体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根据亚星的运营现状.亚星的转机就在眼前。”科龙事件之后,亚星客车成为关注的焦点,各种流言随之而来.这是一位亚星老员工在面对记者的疑虑所发出的肺腑之言。那么,格林科尔科龙事件之后的弧星客车究竟如何呢,本刊记者最近走访了亚星客车.并看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