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财政金融   998篇
工业经济   196篇
计划管理   795篇
经济学   1035篇
综合类   372篇
运输经济   94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206篇
农业经济   260篇
经济概况   8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8篇
邮电经济   17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袁军 《电子财会》2006,(5):23-25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披露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后果,因此,在企业作为契约结合体的运行过程中,信息披露应能有效地规避各参与者的利益风险。与非会计信息相比,会计信息具有功能的优越性,例如Mohrman(1996)研究了会计方法变更对债务契约所具有的经济后果,认为公认会计方法比非公认会计方法更能有效地减少利益相关者的缔约风险。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是通过会计契约来实现的,而企业契约的执行所需要的计量与监督功能则具体落实在会计契约的动态运行与优化上(雷光勇,2004)。  相似文献   
112.
当前,由上市公司生产会计信息,然后由会计师事务所检验会计信息,最后由信息使用者消费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又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应运而生,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和管制理论运用到上市公司现行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改革的探讨中,指出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是当前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3.
上市公司会计选择行为混乱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锋 《财会通讯》2003,(11):66-67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会计选择行为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当这些作用机制不健全时,就会诱发管理当局机会主义选择行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弱化、会计准则供给制度不完善、信誉保证机制缺失和政府管制的错位,导致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的混乱行为。  相似文献   
114.
115.
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入世后我国保税区优势弱化。加入WTO后,我国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遵循WTO的基本原则,进行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逐步推行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原则和全国统一实施。这些无疑削弱了保税区的许多政策优势。一是保税政策优势弱化。入世后,我国关税水平大幅降低。2005年内将调降到10%以内。关税水平的大幅下调,显然将削  相似文献   
116.
市场进入壁垒、进入管制与中国产业的行政垄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世英 《财经科学》2005,(2):111-117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从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现实出发,重点分析了海洋环境管制的供求现状和矛盾,指出我国海洋环境管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我国海洋环境管制的现实,探讨了我国海洋环境管制的发展,提出我国在加强海洋环境管制的同时应拓宽思路,促进海洋环境管制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8.
环境保护制度是一项政府管制制度,它可以在适度的范围内获取最大效果,但这种效果是有限度的,这不仅因为环境保护制度本身会存在缺陷,而且政府管制本身也有失灵的地方,这种失灵甚至比市场失灵的后果更严重和更可怕,因此,对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最终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只有凭借社会力量,才能使环境保护真正发挥出社会自主力量,通过政府,市场与公民的共同努力,并辅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措施,才能确保环境保护制度真正趋于成熟,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就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相互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9.
黄海波  何琳 《技术经济》2001,20(12):25-26
放松管制之后,引入竞争已成为发展电信业最主要的手段。但管制政策是否将发生作用呢,发生的领域在哪里,管制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本认为,传统的管制政策已经不能够再实现其原来的目标,但是管制仍然需要在网络型产业中存在,而且在自然垄断领域、竞争领域和互联互通领域都需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夏冰 《企业经济》2006,(5):90-92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英国电信不对称管制的历史及影响分析,了解不对称管制在电信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并找出共性经验为我国管制机构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