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431篇
工业经济   544篇
计划管理   623篇
经济学   356篇
综合类   364篇
运输经济   26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994篇
农业经济   63篇
经济概况   483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网媒的崛起和纸媒网络版的建立,传媒产业内形成高度的信息共享环境.为了扩大信息量、吸引读者,媒体间弥漫着一种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新闻作品被转载的侵权现象:为提升可读性、增加发行量,或是将他人文章、图片拿来转载,不注明出处、时间和作者姓名;或是擅自转载后不履行付费义务.  相似文献   
52.
笔认为,衡量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看他在执业中是否有过错.而衡量的标准只能是是否违反了“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53.
互联网链接的法律责任与应对措施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可以直接在国内发生效力,当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要优先适用条约。互联网是国际的互联网,我国有关互联网产业的法律要与国际法相衔接,从而优化加入WTO后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54.
王隽 《经济前沿》2007,(11):51-54
目前,我国众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专利积累,不注重品牌与商标的管理工作,致使我国企业不断遭受国外跨国公司的国际知识产权诉讼,并屡屡发生商标抢注现象,导致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我国政府应尽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才能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5.
在侵权法中,“违法”概念是不够清晰的,从而它与过错的关系也是相当模糊的。有学者认为在侵权法中“违法”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违法”的内容已被过错的内涵所包含。  相似文献   
56.
最高人民法院(1989)民他字41号复函确定在被监护人侵权诉讼中以监护人为被浩,源于当事人理论的不成熟。它混淆了侵权关系中的责任人和替代责任人,体现了司法实践中过分强调实体正义的倾向。另一种以监护人和被监护人为共同被告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侵权责任的非财产性的特点以及被监护人有相应的责任能力,决定了应以本人(被监护人)为被告。监护人承担的补充责任使其与案件处理结果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成为被监护人侵权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57.
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施行以来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为此,有必要对其重新确立其立法宗旨,重新设计定位。如以终极价值“公正”放在首位,以保护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把传统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细分为被告型第三人和辅助性第三人,会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8.
试论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原告诉讼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代表诉讼作为实现股东民事权利的重要手段,指的是当公司怠于或拒绝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及实现其他权益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可代表公司且为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向侵权人提起的诉讼.该制度作为现代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和公司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昆明 《财会通讯》2005,(4):77-78
“我问心无愧,身正不怕影子斜!”西南林学院2004级毕业生小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只干了两个月,离职后被原单位称为“偷盗者”。他随即以名誉侵权起诉了这家单位。近日,小舟拿到了昆明市五华法院判他胜诉的一审判决书。该单位已向小舟赔礼道歉。小舟说,他工作过的这家单位名义上是“科技有限公司”,而实际上还开展民办教育业务,对外以云南某财经院校的名义招收中专和大专学生。去年7月,小舟到该公司应聘。“面试时他们只问了我两个问题:能教哪门课程?愿不愿帮他们去招生?”虽然小舟与该公司签订过“招一个学生给多少劳务费”这样的协议,后来也…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房地产开发商因其开发的楼盘的名称与他人针对“不动产服务”申请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而纷纷陷入到的商标“侵权”纠纷之中。尽管受理此类案件的多数人民法院并没有因开发商的楼盘名称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就认定开发商侵犯了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