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作为中国20世纪中期最其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胡适的思想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其思想理论和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观念与民族思想,在我国文化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宗教方面他是个典型的无神论者,并借助该思想对东西方宗教进行了严厉批判,同时,其又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具有社会化意义的"宗教观";在民族思想方面胡适摒弃了传统落后的民族意识,主张言论自由、民主独立、思想解放等.他的这些思想在现代对于研究宗教与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指促使中国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型;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逐渐展开的逻辑进程,包括胡适的初创、冯友兰的推进、金岳霖的拓展、张岱年的创新、冯契的突破等环节。  相似文献   
63.
时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能够平心静气地去做一些事情?对此,我着实没有太多感悟。如果非要说明,无外乎两点:一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种过庄稼,尤其能体会什么是"要那么收获,先那么栽"(胡适语),所以多年来我能够像我的农民父亲一样本分,  相似文献   
64.
余世存 《英才》2014,(10):112-113
胡适的盛名之累可想而知。他的钱来得多,也花得快,他有时也会有“穷”念。 鲁迅自认为是“中产的知识阶级分子”,那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应该算是富裕的知识阶级分子,胡适介于二者之间,他没有梁启超等人那么富裕,但远比鲁迅要多一些“财务自由”。  相似文献   
65.
"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90多前。在这次论战中,针对胡适提出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改良主义主张,李大钊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正确阐述了"问题"与"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6.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回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就事论诗,<尝试集>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地位;就该诗集的艺术审美价值来看,其诗歌在对古典诗词意象继承的基础上亦有所突破,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67.
张书克 《IT经理世界》2009,(13):I0062-I0063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高宗武(1906~1994)这个名字了,即便知道的,也会和“政客”、“汉奸”联系在一起,而不会想到,后期的高宗武其实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  相似文献   
68.
胡适的拒信     
吕丽妮 《新智慧》2008,(3):I0009
1934年秋,胡适在北大讲课时又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颂扬,一位同学提出抗议:“胡先生,我觉得白话文不好,语言不精练,要是打电报的话,用字多,花钱也多。”  相似文献   
69.
陈衍是最早认识到中国近代诗学价值与意义的学者。在他的相关论述中,对近代诗学的历史、表现及其文化精神,都有深刻的评说,透露出陈衍深沉的文化历史意识和道义关怀。但是,在新文化运动迅速兴起后,陈衍的阐说被激进的反传统思潮所湮灭。  相似文献   
70.
“五四”时期的歌谣学运动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打上了思想启蒙的厚重烙印。胡适、周作人和顾颉刚担任了这场运动不同阶段的领导者,他们对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的关注和参与构成了各自学术活动和个人政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的研究表现出的不同学术态度和关注点,体现了“民间”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在启蒙的现代性主体力量的生成和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同等问题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