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55篇 |
工业经济 | 20篇 |
计划管理 | 60篇 |
经济学 | 71篇 |
综合类 | 17篇 |
运输经济 | 4篇 |
贸易经济 | 98篇 |
农业经济 | 12篇 |
经济概况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市场》2020,(2)
长久以来社会对于审计工作独立性的需求日益提高,而会计事务所面临的减价压力日益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审计服务的供需双方处于信息不平等地位,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谈判能力使得审计收费问题比以往更加难以解决。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规定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审计费用,客户在议价时提供费用数据对比的同时,也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审计收费的关注。研究结合福建省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以修正的Francis审计定价模型基础上,以审计费用的公开披露对客户和审计师之间的议价能力的影响及机制进行了分析。运用SPSS多元回归分析,从公开披露对议价能力影响的视角拓展了审计费用的经济性研究,验证审计费用的议价与披露是否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实证结果获得审计费用和议价能力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完善审计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22.
针对自私性无线协作中继(CR)网络中的放大再中继(AF)和解码再中继(DF)协议,分别给出
公平且有效率的协作中继功率分配方案。两种方案虽然具体研究内容有差别,但有着共同
的研究策略。首先,将节点间的协作功率选择问题建模为纳什议价博弈问题(NBP);然后,
通过求取其纳什议价解(NBS)获得协作节点的共赢策略;最后,针对AF和DF协议分别给出计
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协作中继性能改进算法的效率性体现在所有协作节点在AF
和DF协议中均获得信号接收质量的提高,其公平性则体现在任意节点为其协作伙伴所贡献的
转发功率大小仅取决于对方为其带来的性能增益大小。 相似文献
23.
24.
外贸形势:进出口整体下滑,造成银行进出口结算业务的大幅下降。
应对之策:面对外贸持续下滑,各家银行外汇业务的经营目标由以往追求绝对的增速转为保持稳定的同业份额。困境中的外贸客户为保生存加强了与银行手续费等方面的议价能力;而银行也以保持客户关系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5.
基于并购方视角的议价理论和被并购方视角的隐性获利理论,本文以我国2008~2018年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的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项为样本,研究了产业政策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为并购重组事项支付了更低的并购溢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属于民营企业、所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时,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为并购重组事项所支付的并购溢价水平也更低;另外,并购重组实现后,受产业政策支持的民企上市公司展现出了更高的股票回报率,隐性获利由此得以真正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6.
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2008年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52%,但难以回避的尴尬却是始终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
2009年的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仅剩下中国钢企一家在孤军奋战,而日、韩钢企早已与力拓达成了价格协议,降价幅度在28%~33%之间。多位矿山企业的高层透露,中国矿山企业对与日本企业继续维持长期合同协议没有任何疑虑,但对于中国的钢铁企业来说,由于数量太多,行动又不一致,是否执行长期合问协议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7.
以2011年浙江省商务厅向各地市县发放的浙江产品市场势力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以其中的119家浙江省内商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浙江产品的市场定位与消费者忠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市场定位与消费者的行为忠诚相关,提高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利于消费者产生购买企业产品的偏好,进而促使消费者实现实际的、持续的购买行为;产品市场定位的提升尤其对产品客单价、产品销量和销售额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浙江企业应积极投入人力、物力,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定位,以提升消费者忠诚,进而实现企业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
29.
30.
汤勇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2)
目前中国零售业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很低,商场上群雄割据,各大商业集团都欲问鼎这巨大的国内零售市场,商业连锁这种发展模式已被群雄视为逐鹿市场的重要手段。在超市、专卖店等业态连锁发展顺利的今天,昔日零售业的主导业态百货却由于其销售定位的特点,而在连锁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本文就是针对连锁百货现状加以分析,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