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86篇
经济学   66篇
综合类   198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2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季羡林的求学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选择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只是爱好甚至是被迫无奈。没指望这些生僻语言让自己身居泰斗、名称大师和“感动中国”。  相似文献   
92.
周艳 《魅力中国》2010,(29):241-241
内部语言学涉及语音、语法等语言内部系统;外部语言学是有关民族史,文化史等语言外部的内容。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有着怎样的关系,并推动语言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93.
94.
名物为有客体可指,关涉古代自然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事物,其名称亦皆为我国古代实有或见诸典籍记载的客体名词。名物学是研究与探讨名物得名由来、异名别称、名实关系、客体渊源流变及其文化涵义的学科。中国古代名物学是以语音与语义关系的探讨而发轫的,名物学在魏晋以降多学科加入的形势下,语言学方法依然为其基础。名物研究是国学中的重题,历来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当代中国古代名物学研究的沉寂同中华崔嵬丰美的名物文化以及历代成果辈出的名物研究盛况是很不相称的。本文似为学界首篇关于中国古代名物学学科特点及其研究领域与方法之论。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合成空间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了比喻虚拟空间的建构方式及语用功能,认为其构成方式主要有:倒置法、置换法、组合法、融合法、梯级含义缩放法等。比喻虚拟空间的合成是一种有效的认知方式,具有扩展思维空间、扩大比喻关系的选择、创造范围、劝慰、委婉、点化、述理、强调、幽默等认知语甩功能。比喻虚拟空间的建构兼具积极、消极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6.
97.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及其对应的三个元功能理论,分析查尔斯.狄更斯《圣诞欢歌》中一个微型语篇的三种中译本,将其与小说原文进行对比,试图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来探讨中译文与原文的差异;通过对小说的中译文分析,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英语时态的理解,尤其是表达,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对于母语中不用谓语动词的变化来体现其时态变化的学习者而言,能否完全理解各时态在句法意义上的深层次含义和表达时重读音节所蕴含的节奏含义并在实际运用中予以正确表达是理性化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标志。借助普通诗体学格律范式,我们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出时态表达的动态节奏模式,并以此揭示出某种诗体学节奏模式与时态表达之间的隐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
学习者错误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研究理论关于学习者错误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学习者错误的意义。新的时期,有关学习者错误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与计算机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结合应该是二语习得中学习者错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
理论界、实务界均认为,会计是一门国际商业通用语言。它为各国的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架起了桥梁,从而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那么,会计这门语言的经济属性是什么?如何看待会计中的一些语言学现象?如何认识会计语言的整体发展趋势?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本文拟结合语言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对此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