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艾薇 《大经贸》2008,(11):58-59
在全球的手机行业,诺基亚是个不可战胜的“怪物”,它不可思议地占据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而对于芬兰这个北欧小国来说,诺基亚更是一面旗帜,其产值几乎相当于芬兰整个国家GDP的10%左右,诺基亚的股票市值则占到了赫尔辛基股市的整整1/3。所有这些奇迹,都是前任CEO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在过去十几年中创造的。  相似文献   
62.
11月初,有幸出差芬兰的赫尔辛基。徘徊在大雷掩盖之下的赫尔辛基,仿佛游走在梦里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63.
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WIDER)由联合国大学(UNU)1985年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创办,作为其首个研究和培训中心。UNU-WIDER作为主要的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发展经济学研究,提供新问题的独创分析,并且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贫困国家的社会发展进行政策分析。UNU-WIDER进行应用研究和政策分析,考察影响世界贫困人口生活条件的结构变化;提供专业交流论坛,以拥护稳健、公正、性别平等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并且促进学者和政策制订者的能力培养,以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些工作由赫尔辛基的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学者和机构借助网络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64.
1975年欧安会的召开,开启了赫尔辛基进程。在30年的时间里,赫尔辛基进程历经了两个不同的国际体系,面对着完全迥异的安全问题。作为一种政治安全进程,欧安会(欧安组织)帮助欧洲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军控和信任与安全措施机制,在冷战结束之后又在预防性外交、危机处理、冲突解决与冲突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性作用。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赫尔辛基进程在塑造欧洲地区“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观念和区域安全共同体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殷紫 《商务旅行》2012,(11):120
作为一个世界上最擅于利用高科技为民生服务的城市,赫尔辛基全城大面积覆盖免费无线网络。公共交通时刻表、购票服务等,都可利用网络手机查询执行。早在手机上网普及之前,芬兰人大概就是全世界最喜欢发短信的人了。沉默寡言的他们,手指却勤快得很。不过,天生和电子世界搭调的芬兰人,也很喜欢阅读。芬兰人的阅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习惯不知道和漫长昏黑的冬日是否有关,但一定离不开其强大的公立图书馆系统的支持。  相似文献   
66.
《商周刊》2012,(6):66-67
清晨的赫尔辛基大街分外清静,街道两旁的建筑似乎全是古老的,而且多为石砌的基座,间或也有一些新建的大楼,但与老建筑相和谐,并不显得新。赫尔辛基的建筑倾向于暗红这种色调,与欧洲深蓝的天空构成一种特别富有魅力的和谐。赫尔辛基似乎少见顶天立地的摩天大厦,多为十层左右的大楼,然横向展开,仍显得庞大雄伟。与众多的欧洲城市一样,教堂总是城市中最为突出的建筑。其次就是博物馆、艺术馆。几乎每一座建筑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尽管只是浏览街景,它也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风雨沧桑的历史。  相似文献   
67.
《信息与经营》2010,(10):20-20
日前,赫尔辛基芬兰设计论坛举办了一场名为“更新设计”的玻璃作品展。作品来自于十三位年轻设计师,他们创作的不仅是专业玻璃制品,还包括绘画,建筑,家具设计和产品设计等众多作品。  相似文献   
68.
春风里还透着一丝寒意,赫尔辛基人就憋不住地要从厚重的冬衣里挣扎出来感受一下五月里的阳光了。此时,赫尔辛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扫舍日"隆重登场,真是太应时不过了。所谓"扫舍日",也就是趁着春光清扫房间、打  相似文献   
69.
早在二十世纪之初,芬兰政府就开始给市民提供"自留地"服务。人们可以购买或租用一小块地,用以种植瓜果蔬菜。事实证明,这项一百年前的举措极具眼光,预见了城里人在享受日益发达的科技文明生活之时,将对耕种这一人类古老的生存方式越发向往。这不仅是我们代代相传的基因在作怪,更是由于资源渐缺、物价上涨和食品安全等现代城市生活所引发的需求。我们亟须一种更环保的可持续生活方式,而自已种植果蔬既比较容易实施,也颇的情趣。  相似文献   
70.
《中关村》2011,(12):46-46
FT中文网报道:世界上两位最知名的经济评论人士从地球的两侧对中国及其增长前景发表了悲观言论。在赫尔辛基日前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形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软着陆堪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纽约举行的一场会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