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职住分离”问题带来的通勤问题侵害着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压缩居民通勤时间,保障生产生活品质,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共同目标。本文利用地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通勤成本下降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铁开通带来的通勤成本下降,能够显著提高周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机制检验显示,地铁开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可能源自通勤成本下降对企业研发创新和人才吸引的提升。同时,发现地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城市通勤质量较差时更为显著。此外,地铁开通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企业与地铁站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本文揭示了地铁这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机理,这为政府持续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加强员工通勤福利补贴提供了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有人戏称北京首都是“首堵”,凡是到过北京的外来人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老北京似乎慢慢习惯北京的交通拥堵,北京的路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了,但交通状况似乎一点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堵,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迁移,大都市、大城市越来越拥挤,交通拥堵北京不是特例,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在交通问题目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居住区和商务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汽车依赖已成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为此,整合福州中心城区的社会调查、兴趣点、道路网、公交线路等数据,探究各类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土地利用密度与绿色通勤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小尺度街区对步行、骑行或公交出行具有显著正面作用,反映出适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障非机动化路权的重要性。②居住地与就业地的建成环境影响不尽相同。住所周边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将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加密单位附近的公交线路不仅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也能为慢性系统改善创造积极条件。③除纳入态度偏好变量外,对单位大院、房改房、保障房住户另行分析可规避居住自选择的干扰。经检验,上述建成环境特征的影响是独立且稳健的。  相似文献   
14.
15.
在制度转型和城市空间扩张背景下,研究城市居民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空间互动关系及群体需求差异,能够为城市住房政策和交通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住房需求函数,探讨不同类型城市居民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显著负相关,但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对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住房补贴、通勤方式及职业类型等属性对居民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之间替代关系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从引导住房消费合理分层、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功能层次及布局、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城市居民职住平衡。  相似文献   
16.
《经济地理》2021,41(7):61-72
以成都市为例,基于地铁刷卡、POI、建成环境等多源大数据,运用GIS、Python、Spark等进行数据处理,分析156个站点客流量、出行时间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解析站域设施数量、建成环境、经济属性等15个因素对客流量与出行时间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成都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倒U型分布特点,每站日均客流量为1.6万人次;(2)出行时间随距CBD距离增加逐渐增大,每站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为32 min,出行时间的概率密度呈Gamma分布特点;(3)路网密度、容积率、办公设施、交通设施等对客流量具有非线性正向影响,而房价、距CBD距离与客流量则分别为"凸"形与"凹"形的非线性关系;(4)距CBD距离、购物数量、办公数量等与出行时间非线性正相关,而交通设施、房价等与其负相关。最后,提出考虑"流量"与"时间"阈值效应的建成环境优化、构建"出行+生活"的轨道通勤圈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职住分离"是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关系的一种不良表现形式。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城市职住分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分析我国城市职住分离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建议,对引导城市开发,明确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人口分布主要存在着过于集中和过于分散两大问题,即特大超大城市的经济总量迅速膨胀、所占全国产出份额超过了一半,这些城市由于规模过大、不动产价格普遍上涨过快,部分城市出现了规模不经济;二是农村人口分布过于分散难以获取集聚经济.本文主要以城市规模不经济和人口集聚模型研究了上述问题.并认为由中心城市和若干通勤区所构成的同城都市群是两全的城市体系发展思路,既能够避免中心城市的规模不经济,又能够使乡镇企业向城市集聚、农民工市民化成为可能.这一思路是在齐夫(G.K.Zipf)等级规模理论基础上经过进一步锤炼发展而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都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通勤时间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通勤时间增加1分钟将导致企业TFP显著下降0.47%~0.59%。第二,以私家车或公共汽车为主要交通方式的通勤时间增加对企业TFP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第三,生产人员通勤时间的增加对企业TFP的影响最大,管理人员其次。第四,国有企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TFP受通勤时间影响更大。最后,通勤时间挤出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周丽亚  李欣盈  张兆东  龚咏喜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中插27-中插3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大型城市"职住分离"程度持续增大,深圳市作为一线城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迅速,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住分离"状况,产生了通勤过剩现象.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深圳市多源全样本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深圳市过剩通勤指标,分析深圳市过剩通勤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过剩通勤处于较高水平,但整体通勤消耗率中等,城市过剩通勤存在空间分异情况.本研究可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对评价和优化深圳市职住空间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为深圳市改善城市交通问题、合理制定规划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