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8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66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城市金融》2005,(4):54-54
中国工商银行延安中心支行原址系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该行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市场沟内.始建于1941年,是当时边区第一幢最宏伟的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1941年11月7日.边区银行借纪念苏联十月革命之机.举行边区银行办公大楼落成及正式开业典礼。  相似文献   
42.
陕甘宁边区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在国家全面开展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边区依托于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帮助边区人民脱贫致富。本文对边区开展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可行性、扶贫开发中的问题以及扶贫模式等问题展开论述,为边区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在包头县地下工作时,在陕甘宁边区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里,他都曾留下过奋斗的足迹。他把自己的一生与银行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才智,为崇高的革命金融事业奉献了一生。他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乔培新。2007年5月31日,这位经历过战火洗礼,在新中国金融事业中有过卓越功绩的银行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中国金融界又失去了一位奠基人!  相似文献   
44.
陈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财经生涯,是从黄土高原上的陕甘宁边区起步的。1949年7月14日,陈云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干部会议上,诙谐地把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比作搞“大买卖”,而把在陕甘宁这一段的财经工作比作搞“小摊摊”。边区财政金融乱象频生,党内外意见纷纷。毛泽东请陈云出马执掌财经大权,破解难题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瘠民贫,缺乏近现代工业,经济十分落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大批党政军人员集中在这里,财政供应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难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多少拨给…  相似文献   
45.
常亮功 《中国金融》2006,(18):32-32
1976年,我告别了农村插队生活,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银行员工。在次年一次清理旧房时,意外发现两份旧得发黄的《中国金融》周报(《中国金融》在1958年10月至1960年中期曾经以周报的形式出版)。由于“文革”的原因,《中国金融》早在1966年9月就已经停刊。这两期周报的出现让我倍感兴奋,其中有两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在头版新闻登载了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金融家关爱金融工作的活动报道;二是刊登有陕甘宁边区银行及其货币发行的回忆性连载文章。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两份报纸珍藏起来。  相似文献   
46.
4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利用陕西省档案馆所编的有关资料,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税收政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和历史地位作了研究。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建立健全了各种税收法律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收体系,使税收成为皖南事变后边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不仅推动了边区工农业经济的发,而且对边区商业贸易,反封锁和反倾销的经济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医疗卫生宣传事业目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传统史学研究到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研究。在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宣传方面,除了讨论医疗卫生领域成绩与经验等问题外,还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分析方法,以医疗卫生为切入点,借以考察国家与社会发展等诸多问题。然而,基于医疗卫生宣传事业在陕甘宁边区的特殊意义,该问题仍是一块亟待开发和能够开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9.
延安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具有历史意义和革命意义的民族团结教育,为边区的政治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条件,对构建边区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让边区人民统一起来,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洪流中。民族团结教育同时也是边区综合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0.
高益群 《发展》2016,(7):42-43
地处甘肃东部的华池县,与陕北延安的吴起、志丹(原保安)等县毗邻,境内黄塬厚土,梁峁相间,沟壑纵横,黄土高原地貌特征鲜明.独特的区位与地貌,为其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提供了客观条件.它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如今,在这片3 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重点革命遗址遗迹50处.这里的每一处红色印记,都蕴含有一段脍炙人口的革命故事,引领人们走进历史的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