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101篇
综合类   24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148篇
经济概况   8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91.
村镇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是商业、可持续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一种。之所以叫新型,是与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而言。那么,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有何特点?单就银行业来说,至少有四点:一是非市场性。是政府主导而非市场主  相似文献   
392.
耕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耕地被非农建设挤占的动态演变过程,也就是耕地的非农占用,但同时耕地非农化的速度必须与我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农民就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相协调。否则,耕地非农化速度的加快将导致我国的人地矛盾不断尖锐,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3.
农民工在国外也叫移民工或劳工。农民工权利保障的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在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史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由出身农民而转为工人的劳动者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就是农民非农化的典型例子。如何解决农民工问题,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对策和诸多做法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94.
观点速览     
《中国中小企业》2013,(6):13-13
企业不应该代替农民生产 国家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但是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土地,以避免土地出现过多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土地集中必须和农民的就业、转移以及城镇化相协调,企业应该带动农户发展而不是代替农民生产,应该把种养环节留给农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相似文献   
395.
万胜超  王良健  刘敏 《经济地理》2012,32(7):123-128
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08年农地非农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构建不同的计量模型。运用Moran’sI指数测度出我国农地非农化与其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一种趋同效应,省际间农地非农化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根据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通过对比得出,地区总人口、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政府收益、城市化水平、耕地资源禀赋对农地非农化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地非农化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农地保护政策对农地非农化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6.
朱一中  曹裕 《经济地理》2012,32(10):133-138
基于土地发展权概念建立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应获得土地增值中的农地发展权收益,政府应获得市地发展权收益,开发商应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的土地开发资本投入收益。农民、开发商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想比例是农民约占25%—30%,开发商约占15%—20%,政府约占50%—55%。以农地发展权的平均价值作为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不仅体现了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被征农地进行补偿的制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97.
王东京 《商》2002,(4):25-29
农民非农化是大势所趋.政府应当顺水推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点应在大中城讪,农民必须进城去创业,才能真正解决现在的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398.
李超 《乡镇经济》2004,(12):5-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近几年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已有很多研究,但就一些焦点问题仍存在分歧。本文力图从“三农”问题的表象入手,指出其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是社会制度层面的改革滞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非农化”与“城镇化”合二为一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99.
4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