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8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美国的证券诉讼中,投资者享有明示的和默示的诉权。针对证券欺诈,在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可以依据侵权法原理赋予投资者默示的诉权,使受害的投资者能得到及时的司法救济。在我国证券法制还不完善的阶段,引进默示诉权理论,承认投资者相应的诉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证券欺诈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2.
论默示拒绝履行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琴 《商场现代化》2007,(17):294-295
我国《合同法》引入了具有典型英美法传统的预期违约制度。预期违约的类型,一直是我国法学理论界的重要讨论话题。本文提出预期违约宜分为明示拒绝履行、默示拒绝履行和预期不能履行三种具体形态,并重点论证了笔者关于默示拒绝履行构成要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33.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79条将"管辖错误"规定为再审事由之一有其合理性。但考虑到再审制度的本质,应将"管辖错误"限定在违反专属管辖规定、违反专门管辖和下级法院违反级别管辖的规定受理案件等几种严重违法同时又侵害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情形。从减少以"管辖错误"为由申请再审的案件的数量和诉讼经济的角度考虑,宜设立再审补充性原则作为当事人提起再审的程序限制,与此相配套,在国内民事诉讼中应承认默示协议管辖。  相似文献   
34.
张卫涛 《魅力中国》2012,(29):99-99
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源于英美法。现在该理论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合同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已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以及《涉外经济合同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该理论。然而该理论在我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行国内所有民法教科书对该理论也没有丝毫提及以及1981年通过1993年修改的《经济合同法》对该理论也没有规定既为明证。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问题行探讨,以期为建立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美国证券法的默示民事责任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法官可以根据证券法的立法意图和基本原则而给予当事人民事诉权的民事责任。本阐述了美国证券法的默示民事责任产生的原因、理论依据及条件;同时分析了我国证券民事责任的缺点,提出借鉴美国的默示民事责任来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的方案。  相似文献   
36.
国际货物品质默示担保与技术贸易壁垒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技术贸易壁垒是国家实施进口管制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往往以要求卖方品质默示担保义务表现出来的。因此对于技术贸易壁垒不但要从国家进口管制方面研究,而且要从国际贸易的交易活动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使经营出口贸易的企业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有效地冲破技术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37.
熊英 《企业家天地》2007,(10):214-215
本文从法制史及立法例上对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进行了对比考察,指出了我国《合同法》中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在构成要件、适用效果等方面存在根本不同和这两种制度在我国司法适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今后《民法典.债篇》的制订中对其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不安抗辩权是大陆法系合同法中有关合同履行的抗辩制度、预期违约制度是英美法系合同法中有关选期违约制度。通过对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的阐释,采用比较法,对我国《合同法》第68、94、108条之规定进行讨论,以期能为我国《合同法》中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些许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张婧 《活力》2009,(25):89-90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越来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选取了其中的默示选择问题来加以讨论。文章先仔细梳理了默示选择原则的形成轨迹,然后参照国际上的立法情况,针对中国的立法、实践以及学术研究情况加以探讨。意思自治原则需要发展,然而,任何自由的都并非毫无限制,可是默示选择的发展又体现了这种限制的弱化这一趋势。无疑,这才将是历史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0.
李莲叶 《经济经纬》2001,3(1):68-71
合同是市场交易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为公平地保护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合同法设定了预期违约制度,它源于英美法,大陆法在类似问题上规定了不安抗辨权制度,而我国《合同法》兼收并蓄,同时规定了两项制度,对此,需要提出的看法是:它破坏了两项制度的原貌和完整性,容易造成适用上的混乱;预期违约制度较之不安抗辨权更为优越,具有公平、效益、安全等价值;建议尽早修订我国《合同法》,完善预期违约制度,以默示预期违约替代不安抗辨权制度,使预期违约这一先进制度的功能和效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完整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