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2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12篇 |
工业经济 | 23篇 |
计划管理 | 149篇 |
经济学 | 336篇 |
综合类 | 76篇 |
运输经济 | 31篇 |
旅游经济 | 65篇 |
贸易经济 | 127篇 |
农业经济 | 97篇 |
经济概况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合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尽可能地避免了出现技术倒退结论。中国省份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忽略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被高估,并混淆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相对贡献;技术无效率普遍存在且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性大,但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存在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特点,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恶化是其倒退的根本原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倒U型趋势和趋同性,而且外资利用印证了"污染天堂"假说。 相似文献
72.
73.
74.
信息技术促使制造技术在发生质的飞跃,在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为尽可能地避免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绿色制造是趋势。它不但使社会健康地发展,而且使制造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制造业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5.
我国企业发展绿色营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营销是在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引起了各国营销学界的普遍关注。“绿色”的中心意思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人类的永续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绿色市场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6.
77.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作为中国经济的重镇,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化(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泛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出现进入困境的迹象(甚至产生了区域内部贸易壁垒的问题),如何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尽快破解上述难题,成为学者的研究中心。通过对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整体性分析研究,对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存在的贸易壁垒问题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策,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78.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平台,推动绿色发展是其题中之义。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以我国280个地级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时空差异。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2)“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3)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部城市的绿色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4)“一带一路”倡议对非资源型城市和特大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9.
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具体的概念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平衡建筑环境的性能及人们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在该前提下创建的建筑空间能够使人们可高效、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