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86篇
工业经济   167篇
计划管理   703篇
经济学   177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689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34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3篇
邮电经济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王小旺 《新经济》2004,(1):72-74
人们总以为象IBM这样的强者不会卷入价格的旋涡,人们总以为商用市场才是这位蓝色巨人应该固守的。但来自市场的最新反应是,IBM已悄悄动用了价格杠杆,并也在跟着市场的指挥棒舞动。然而当强者这样做时,其隐含的市场意义就截然不同了。  相似文献   
32.
王育琨 《新前程》2007,(9):24-25
在中国公司中,联想已经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冲刺的势能,但还要树立产品和技术创新的企图心。只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凭借惯性滑行,永远进入不了一流公司的行列。  相似文献   
33.
在新加坡发行新股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表现卓越,中国概念股受股民热捧。马来西亚也修改上市规定,有意吸引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34.
马宇 《企业文化》2005,(8):17-19
2001年底,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困境》的文章,对热炒的“走出去”热潮泼了“第一盆冷水”。几年过去了,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颇有些标志性动作,比如TCL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联想收购IBM的电脑业务,似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春天到了。但笔者端出的还  相似文献   
35.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7,(11):30-30
过去,许多中国公司的国际化都绕过了日本,现在,“东京”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一代中国公司的战略地图上在日本到底能看到多少中国品牌?结果让人有些失望,在日本的6天行程里,除了在一家酒店里意外发现了一台海尔的小冰柜,鲜能见到中国品牌在  相似文献   
36.
艾柯 《中国企业家》2006,(24):76-76
托马斯·弗里德曼又来中国兜售了,像一位明星——彭明盛说,“汤姆,如果你到中国走走,你的书可以多卖130万册。”他去了外滩三号、IBM及Google中国布道(据说此行赚了十万美元),很有范儿地说,“各位,今天的演讲过后不会有签名活动。”米尔顿·弗里德曼去世了,我们忙不迭地重温他的思想和向他致敬,意识到“自由市场”在借鉴了他理论的中国仍任重道远。这位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37.
《中国审计》2007,(1):7-7
《商业周刊》网站近日发表分析文章称,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国外直接投资,中国公司也引起了国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下面是十家中国最重要的上市公司,它们全部在美国或中国香港上市而且过去一年表现优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8.
在联想解冻国际化冻土层,上演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蛇吞象”大戏之时,联想的同门兄弟神州数码也在转型IT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并且同样和IBM这个。蓝色巨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9.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众多的中国企业正在用从未有过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大规模海外并购的方式触摸着迅速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梦想,其中最突出的案例即是联想收购BM PC成为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但这个被柳传志称之为“冲天之举”的并购,尽管被《华尔街日报》评论为“中国公司进行全球并购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的一座里程碑”,却一直饱受业界质疑:近年来失误频频的联想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消化IBM PC?买来的世界第三的位置是否能够承载联想由一个区域性企业一举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全部梦想?……  相似文献   
40.
王悦承 《英才》2005,(2):40-43
就热闹程度来说,没有哪一年初的台湾惠普零售商例会,能跟2005年的这一届相比。会场内外,“Evaporate IBM(蒸发 IBM)”的标语随处可见,零售商群情汹涌, 他们巴不得一口把IBM原有PC业务吞进肚子里。类似的景象,也可以在戴尔零售商身上看到,据称他们已经从戴尔台湾公司领到了新年意见书《IBM has gone(IBM已经消失)》。是默契也好,巧合也罢,反正惠普和戴尔发出的信号显而易见,他们正张罗着把蓝色巨人从台湾PC市场上赶出去。这背后更大的阳谋,是借着IBM把PC甩给联想的时机,把IBM在台湾的企业客户,悄悄地勾引到自己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