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1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财政金融   1090篇
工业经济   335篇
计划管理   1141篇
经济学   880篇
综合类   741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51篇
贸易经济   726篇
农业经济   283篇
经济概况   65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01.
纪福星 《金融论坛》2006,11(11):31-35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业务发展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市场化运营中加以衡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提高经营绩效、增强经营透明度和股市多变对稳健经营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从转变经营理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实现信贷业务均衡有效发展等方面,加强各项发展要素的整合,从不同层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业 《金融论坛》2006,11(12):22-26
公司治理机制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本架构。从公司制度诞生至今,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始终和公司的健康运行密切相关。由于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公司的特殊性,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一直是国际银行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和制度两个层面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这种变化趋势对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利用市场竞争的力量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注重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的结合,注重法律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实现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证券市场年报补丁公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市公司午报披露之后,屡屡可见公司对年报的各类补充公告与更正公告(即年报补丁),年报朴丁不仅受到媒体的强烈抨击,也为监管部门所关注。本文选取发布2001~2003年年报补丁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分年度、行业、公司规模选取配对样本,考察补丁公司的经济特征,研究表明,相对配对样本而言,补丁公司的业绩较差,公目的总资产增长较快,较少设置审计委员会,且审计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04.
由于创业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逆向选择,导致创业资本市场低效率,因此创业企业融资难众所周知。本文从相机治理的角度,通过一套制度安排,实现了创业投资家对创业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成功地解决了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使创业企业获得了创业资本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5.
This paper uses a case study of BSA to examin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a holding company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 Recognised as generally progressive in its policy towards financial disclosure, nevertheless BSA attracted hostile criticism from its shareholders, showed little evidence of developing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ion and provided limited detailed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performance of its subsidiaries. Voice did have an effect in changing the pattern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ut even under the pressure of its banker, when financial circumstances deteriorated in the early 1930s, BSA was only prepared to change personnel while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s remained in place.  相似文献   
106.
Challenging the dominant economic agency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a new discourse drawn from institutional theory, the paper analyses how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implicated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proposed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gency links the micro-institu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 that are informed by the practice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with external institutional players and stakeholders. The paper identifies emerging narratives in which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recognised a distinctive, post-Enron set of sensibilities. Although techniques drawn from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can be adapted to embed better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the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gency identifies tensions between the heroic CEO narrative and the routinization of strategy implici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相似文献   
107.
This essay surveys research about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members of boards of directors. When directors join or exit corporate boards, company stock prices respond, often in magnitudes of 1% of firm value or more. Related research shows that when a significant event impacts the stock price of one company, the effects are transmitted to other companies that share board members in common with the primary company. Share price reactions are sensitive to variables such as a director’s occupation, independence,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Together, thi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well-functioning market for directors might already exist, making direct regulation unnecessary and possibly counter-productive.  相似文献   
108.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引进外资的开放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外资银行进入后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改革思路后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和公司治理,两者紧密相连,产权改革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公司治理,私有化和引入外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理论上不存在何者更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国有独资所有权结构为多元投资结构,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不改变所有权性质的多个国有投资主体的单一所有制和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参股的多元所有制.鉴于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特点,外资参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引进外资银行的正确策略是:独资优于合作,合作优于合资.  相似文献   
109.
国有商业银行费用偏好与组织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华民 《金融论坛》2004,9(10):16-22
单一国有产权结构、出资人监督缺位和委托代理问题共同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费用扩张偏好.实证结果表明,费用规模扩张侵蚀了出资人利润性收益空间,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率指标偏低的解释因素.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必然包含能够抑制费用偏好的制度工具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退出可以使出资人硬化利润约束,但在政府效用函数不可能全面退出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背景中,通过引进在位寡头之间的竞争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约束硬化提供外在制衡条件;同时,产权多元化改革基础上的银行治理结构完善则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下经营者费用偏好问题的彻底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公司治理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市场主导型权力配置机制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缺陷,比较分析了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与股东派生诉讼两种主要的中小股东司法救济手段之功效,指出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手段。最后,就我国公司立法引入该制度进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