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943篇
工业经济   182篇
计划管理   663篇
经济学   1017篇
综合类   546篇
运输经济   45篇
旅游经济   96篇
贸易经济   1777篇
农业经济   124篇
经济概况   9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The relationship-building approach, focused on the building of brand-to-consumer relationships conducive to brand loyalty formation, has become a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topic in international brand management studies. However,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is approach manifests obvious diversities, causing managerial uncertainty about how to take appropriate strategic actions to put the relationship-building approach to best use. The current study, orchestrating the main concepts derived from three relationship-building paradigms with necessary adaptations and modifications, develops and validates the Relationship-Building for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Model. Its most noteworthy contribution lies in the coalescence of pragmatic utilitarianism, emotionalism and social symbolism, orienting the relationship-building approach to correspond to the principle of holistic consu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As explicated by the model, committed and attached relationships built upon the relationship foundation mirroring the holistic essentiality of holistic consumer experience are convertible into powerful driver of international brand loyalty. The model structure and causal path pattern prove to be applicable t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product brand categor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Strategic implications are deduced from the research findings,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brand manager may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lationship-building strategies for fostering brand loyalt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相似文献   
73.
Air cargo demand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operation and planning of private and public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airports. While most existing studies in this field include only ge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airports and their hinterlands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is study develops a gravity model of air cargo flows by trying to incorporate more factors that might influence international air cargo flows of an airport. The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air cargo services on scheduled routes at 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during the years 2004-2007.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pulation, air freight rate and three dummy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bloc of the “Chinese Circle”(an informal partnership between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Open Sky Agreements and long established colonial links,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air cargo flows from/to Taiwan. These results suggest a wider array of factors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policy.  相似文献   
74.
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能力不足,而国际贸易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学生普遍感到国际贸易课比较难,"听不懂".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相关课程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体化"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本文详细阐述了国际贸易课采用"具体化"教学法的依据及开展"具体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5.
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总体把握碳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6.
在国际贸易中,对出口方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被认为能够为进口方、即反倾销发起者提供有效的贸易保护。但是,如果在对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的分析中同时考量第三国市场,则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很可能低于发起者预期。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从第三国市场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措施使中国受限产品发生了贸易偏转并挤占了反倾销发起方的海外市场,从而降低了美国反倾销贸易救济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美中的贸易摩擦和救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贸易政策制定及今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5国与中国毗邻,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本文运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中亚5国在农产品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贸易方面均存在互补性,且贸易互补性与生产要素的互补性相吻合。然而,双边贸易规模还较小,双方潜在的互补性未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的互利性,因此,中国要加强与中亚5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78.
国际技术扩散测度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对经济研究中一些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回答。如何对国际技术扩散进行准确度量,是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学者在国际技术扩散测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成果,发现由于技术扩散的无形性,测度只能使用相关回归等间接方法,因此在选择测度方法时,必须明确模型的经济意义和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分析了投入、产出和技术效应三类常用的国际技术扩散测度指标各自的优缺点,国际贸易、FDI及技术转让三种扩散渠道下国际技术扩散测度的方法和结论。最后,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本文根据新古典贸易模型中的贸易所得的理论定义,对测算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的基本方法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进出口额的现值与贸易所得的估算值之间的格兰杰逻辑关系,对中国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进行了测算。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的最大估算值约为GDP的5%。从比较的角度考察,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源或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式已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建立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对外贸易战略应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0.
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及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宜生  刘晴 《财贸经济》2011,(9):80-84,136
本文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为研究对象,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额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国外需求才是影响我国出口额的主要因素,而且出口退税会恶化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