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于中西部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中西部人才流失的现状研究、中西部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和中西部人才流失的对策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进一步对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方式的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东南沿海承接产业转移相比,当前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着要素成本优势、资源环境约束、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转移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新的背景条件。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总基调应是"多多益善",但同时也应注重提升转移产业的根植性,注重承接产业的高低端搭配,注重发展本地产业,注重资源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对原有产业转移方式的扬弃。  相似文献   
13.
中西部地区要想站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就必须有针对性的研究当地软环境的发展建设情况,才能真正带动当地发展。研究中西部地区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有效的保证吸引外来投资,更能够化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难题,能够促使中西部地区更协调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产业调整格局中,中西部凭借着其自身的优势,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力回流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又加快了劳动力的回流速度。因此,要在机制、政策、投资环境上完善产业转移承接的配套措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做好劳动力转移的安置、保障,利用好其技术优势对于推动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为中西部地区高起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提出了中西部地区高起点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中西部高起点发展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途径,并提出了营造创新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职能,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机制和发挥高新技术园区支撑保障作用等推动中西部高起点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对接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暕  郑露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52-54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文章利用Hoover系数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现状,确定出需要转移的产业。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确定出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适合的对接点。结论表明,通过分析Hoover系数来指导产业转移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past century, U.S. farmers have been offered a steady stream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more recently, experienced climate change. Because these two events have been occurring simultaneously, identifying their separate effects is difficult, and misimputation is easy. This article explicitly examines 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eather and technology as revealed in a half century of panel data on U.S. Midwest rainfed state‐average corn yields. Observed yields reflect two components: yield potential and damage to the potential caused by weather and pests. Yield potential is modeled as a stochastic production frontier where nitrogen fertilization, public corn research, and introduction and adoption of biotech corn seeds impact yield potential and excess heat impacts nitrogen productivity. The yield‐damage/damage‐control function permits biotech corn plants to abate adverse effects of weather and pest events. Resul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nitrogen use, public corn research, and biotech seed‐corn adoption increase yield potential; soil moisture stress reduces yield potential, and excess heat severely reduces nitrogen productivity. Biotech corn plants abate yield damage caused by soil moisture stress but not excess heat.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quential decision to adopt two site-specific technologies, soil testing and variable rate technology, and the impact of adoption on nitrogen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farm location was a key variable influencing adoption of soil testing, farm size, human capital, and innovativeness of farmer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doption of variable rate technology in four Midwestern states. A double selectivity model applied to correct for sample selection bias shows that adoption leads to significant gains in nitrogen productivity for farms with below average soil quality but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gains for farms with above average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19.
郭玫彤  张含宇 《南方经济》2022,41(10):73-92
在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回流的现象日渐明显。文章以劳动力回流意愿为出发点,通过相关理论和文献剖析了旅游业发展与劳动力回流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家乡旅游业的发展会显著提高劳动力的回流意愿。基于多种稳健性分析,结果依然成立。此外,旅游业发展能够通过提高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和城镇化水平间接提高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另一方面,在旅游业发展与回流意愿的关系上,基础交通条件对旅游业发展与回流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而空气污染程度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消极的调节作用。最后,通过对户籍和地区异质性的分析,发现农业户籍和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更加强烈,各个地方应该利用自身独特的条件,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吸引劳动力的回流。文章通过对劳动力回流意愿的探究为劳动力回流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促进劳动者回流,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