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0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36篇
综合类   1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欧鲲 《特区经济》2008,(5):69-72
自2005年底以来,流动性过剩始终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而流动性过剩也正一步一步地影响着我国经济与金融地正常运行,甚至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本文将探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影响,并提出进一步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较之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具有独特和优越之处;两者也存在相似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作为根本指导。  相似文献   
43.
从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入手,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具体分析了中国特色流动性过剩现象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解决的思路,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4.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入手,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识别办法,并提出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问题、政府和企业转变理念以及进行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对策,以便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45.
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传统剩余价值论的架构中,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只存在零和关系。本文试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论证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可能存在的正和关系。经历了有关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长期争论,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工人技能升级的长期趋势。这一点为我们运用"成正比"理论奠定了经验的前提。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在国内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本文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将其运用于分析以技术变革和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为基础的价值形成过程,并据以论述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正和关系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这种在不同层面存在的正和关系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抵销因素。  相似文献   
46.
从台湾农村城市化模式看广西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官锡强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3):20-25,31
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工业充分发展为主导,城镇化进程应与农地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实现农村城镇化,必须发展二、三产业,构建网络经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元化;围绕地方优势资源,培植龙头企业,催生一批乡镇产业集群;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47.
造成当前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存在着一种"流动性悖论".而造成流动性悖论的原因又可以上溯到国内金融结构的体制性缺陷,具体包括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制等四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要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流动性悖论,长期看需要从经济与金融结构层面进行调整,近期则主要是汇率的调整,取消强制结汇制以及加强周边国家(地区)的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48.
本文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分别从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中筛选出7个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系统分析和判断新时期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及其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整个分位点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在高剩余阶段,制度变迁指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较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整个分位点上的影响较小。为此,提出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9.
南疆维吾尔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全国一道是农村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加快等多种因素的产物,但其也有自己的特征。他们主要靠政府组织外出就业,被动行为较为明显。文章根据实地调查资料,探讨南疆维吾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0.
“三农”问题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前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在新世纪的前20年,在惠及千百万广大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