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54篇
工业经济   34篇
计划管理   304篇
经济学   332篇
综合类   160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266篇
农业经济   46篇
经济概况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基于1990年到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管道货运量、管道里程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在通过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后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管道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检验可以得到,各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与管道货运量之间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管道货运量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他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了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得出:给GDP和管道里程数一个正向冲击,长期来看都会促进管道货运量的增长,而给管道货运量一个正向冲击,没有表现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可以说明管道物流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关部门应该调整管道货运政策,更好的发挥管道这一运输方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2.
郭继辉  刘松 《特区经济》2010,(12):173-174
本文以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现状,根据1978~2009年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说明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VAR模型来考察金融相关率变动与第一产业值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实证分析表明,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相对滞后,贵州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要大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3.
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78—2003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不同种类的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的支出对GDP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社会文教费支出,其次是经济建设费支出。本文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要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4.
基于陕西省科技人才发展现状,运用统计年鉴动态数据,结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构建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5年陕西省科技人才需求数量。研究表明:与灰色GM(1,1)模型相比,时间序列模型对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预测精度更高;陕西省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能够有效预测陕西省科技人才需求数量;陕西省科技人才需求数量将呈指数趋势显著上升,到2025年达26.7万人。以此从关注陕西省重点产业、完善陕西省科技人才管理方案和充分利用陕西省科技人才3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985.
瞿华  夏杰长 《财贸经济》2011,(8):106-112,137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的弹性约为0.21,国际旅游对国内旅游的弹性约为1.18。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存在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到国内旅游的单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表明,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方差分解分析了三个变量每一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6.
曹永峰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8(10):108-113
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对我国1980-2005年期间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证实了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一定程度的升值不会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7.
Sudipta Bose  Chuan Yu 《Abacus》2023,59(2):493-540
The study examines the causal links between earnings qua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performance using a large sample of United States (US) firms from 1992 to 2013. We first find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nings quality and CSR performance i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We then test the flow of causality using Granger's (1969) lead–lag analysis to determine whether changes in earnings quality cause changes in CSR performance or vice versa. Our findings show that changes in earnings quality cause changes in a firm's CSR performance but not vice versa.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earnings quality reduces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for firms with higher CSR performanc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ne plausible means by which firms with higher earnings quality can maintain better CSR performance is to reduce their cost of equity capital.  相似文献   
988.
针对节能产品繁多,现场应用的机电产品没有统一的测试标准,无法真实、准确地评价节能产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水力模拟试验井这一设想,并付诸实施。该方法较真实、准确地反映了节能产品的能耗情况,对比性和操作性较强,易于实施。通过该试验井已测试产品80多种,为现场选用机电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为油田的节能技术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89.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各自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的延迟引导关系。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明确了中国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难题:中国服务出口的增长最终促进同时期货物出口的增长,与美国服务出口的增长最终促进同时期服务出口的增长这一内在动力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990.
We compile econometric evidence from the latest available time series data on US savings, consumption, interest rates,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to test a reduced form model of the Austrian Business Cycle Theory (ABCT). We build indexes that mimic the gap between the market and natural rates of interest and, using this gap as a proxy for expansionary policy, uncover evidence that changes in reserves lead to changes in real GDP in the manner predicted by ABCT. In addition, we establish that the pattern of endogenous changes in output,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also conforms to the predictions of ABCT. Thus, by incorporating improvements with regard to data and methods over the few other examples of econometric work in this area, we provide more distinctive evidence on ABCT relative to competing theories of the business cycle than has been done previously.
Gregory M. Dempster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