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54篇
财政金融   367篇
工业经济   211篇
计划管理   689篇
经济学   394篇
综合类   394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43篇
贸易经济   364篇
农业经济   393篇
经济概况   2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目的]通过对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前后吉林省玉米种植相关数据的分析,初步了解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而探索吉林省农户在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的第3年其玉米种植行为所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文章以吉林省玉米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宏观与微观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玉米种植行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价补分离政策改变吉林省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因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导致的玉米价格下跌造成单位面积收益降低时,农户会寻求其他单位面积收益更高的作物,进而调整种植行为。[结论]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发放对农户玉米种植行为调整具有引导作用。玉米优势产区与非优势产区的农户对价补分离政策不同的种植行为响应验证价补分离政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调减玉米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的作用。同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农户理解不到位及滞后性问题,因此从完善价补分离政策并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程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实现在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同时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52.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生态补偿区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以福建省上游上市公司为实验组,下游上市公司为对照组,选取2011-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共584个观测值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区的建立提高了上游企业的绩效。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财政转移支付向上游地区倾斜促进上游环保建设;企业R&D投入的加强;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最后从政策和企业层面提出建议,以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3.
[目的]基于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需求和支付意愿,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测算具有弹性的生态补偿标准,确保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方法]以河南省457份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选择实验法,建立由4个属性水平、7个选择集组成的生态价值属性集,测算受访对象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结果]城乡居民对于耕地资源景观与生态环境关注度最高,其次是耕地质量和耕地面积;农民和市民对于耕地生态价值属性满足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农民支付意愿为2 060.55元/hm~2,市民支付意愿为3 396.15元/hm~2,两者相差近1 335.60元/hm~2,收入水平、环保意识是影响受访对象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最直接因素,但两者均认为耕地面积不变、耕地质量改善和耕地景观生态环境改善为最优选择。[结论]补偿额度应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支付能力和意愿,将农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下限,市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上限,可建立具有一定弹性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在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形下,开展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对了解耕地外部性价值的大小及深化耕地生态价值的量化方法和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新疆为例,从14个地州市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出发,将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足迹在各地州市转移的测度,同时综合考虑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构建市域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州市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结果](1)2015年新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有盈余输出,全疆共可获得生态补偿费103.31亿元;(2)2015年新疆南北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比为1:1.7,生态足迹总量比为1:2.2,生态超载指数北亏南盈,表明南北疆耕地生态足迹和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间呈"空间异位"格局;(3)新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及哈密市共需支付耕地生态补偿费55.67亿元,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及哈密市外)和南疆地区分别可获得生态补偿费为96.59亿元和62.39亿元。[结论]该文可为新疆各地州市构建耕地生态价值补偿路径提供新思路,也可为以耕地生态价值量确定耕地保护指标和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文章在对矿产资源价值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徽省6个样本矿山企业2008-2012年统计数据进行铁矿产品成本分析调查,运用原矿还原法以原矿产品和选矿产品为征收对象分别测算原矿销售收入,对比分析了因计征产品对象的不同而产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征额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精矿征收作为计征对象时,其补偿费核算应增加有动态调整机制的补偿费计征调节系数,计价调整系数为0.70-0.75之间,以适应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6.
森林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详述了国内外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概况,深刻分析了生态补偿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明确与我国现实需求相一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概念;建立一套具有现实有效性、能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生态补偿标准;进一步研究自愿协商的方式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在政府的协调下,通过生态付出区和生态收益区民主协商,建立上下游联动,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浮动的生态服务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57.
在界定区域耕地保护补偿的基础上,对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联系进行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结果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技术路线和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步骤。同时,根据设计的技术路线和补偿步骤,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了构建完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期为改善目前耕地数量和质量分割计算的耕地保护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8.
研究目的:基于对河南省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思考和研究,期望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促进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研究结果:目前耕地保护补偿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激励性补偿机制,从目前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分析,单纯以经济补偿方式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能成为落实耕地保护的主要措施。研究结论:考虑地区发展定位是促使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确定与发展水平适应的补偿标准能够调动保护耕地积极性,拓宽补偿方式来弥补资金和实物补偿成效不足的问题,建议在粮食主产区以国家补偿为主开展试点。  相似文献   
159.
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目的:推动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与景观设计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与景观设计的内涵、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有待全面完善提高。研究结论:国外土地整治技术主要针对土地整治中的水土流失、景观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等3类问题,强调土地整理区从物种、地块到整理区的多尺度生态化整治与景观空间优化配置的统筹设计。中国现阶段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应是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技术,其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区的集成应用是主要发展方向。具体包括4方面的关键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地表值被及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区系恢复与重构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生态化整治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的景观设计技术;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耦合的关键技术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160.
研究目的:探索简便的征地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方法:以现行规定为基础,结合北京市实际征地情况,量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合理分配土地征后增值,确定征地补偿的构成。研究结果:提出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资源价值、土地社会保障价 值、土地平均增值收益三部分,探索使用宏观数据合理量化征地补偿标准。研究结论:征地补偿标准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数据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