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4篇 |
免费 | 20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0篇 |
工业经济 | 17篇 |
计划管理 | 103篇 |
经济学 | 119篇 |
综合类 | 87篇 |
运输经济 | 4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228篇 |
农业经济 | 349篇 |
经济概况 | 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炼铁厂通过优化入烧原料、返矿粒级、铁混料结构,提高烧结料层,优化烧结操作管理措施,烧结矿强度明显提高,小粒级指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2.
粮食直补对稻农参与非农劳动的影响分析——基于湖北309户农户入户调查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领域转移,非农劳动收入已成为湖北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实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将直接增加农户收入,农户劳动力分配很可能因此产生调整。基于湖北309户水稻种植户的入户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粮食补贴政策是否影响水稻种植农户参与非农劳动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粮食补贴的水稻种植农户中参与非农劳动的显著增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按计税面积计算的粮食补贴还是按种植面积计算的粮食补贴,都将影响农民参与非农劳动。 相似文献
103.
2020年中国人粮关系情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耕地、复种、粮作比例、播面单产、人均消费需求等不同条件组合,讨论不同情景下中国分县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向国家层面汇总,对2020年(全面小康)中国人粮关系的未来前景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情景下中国人口—土地—粮食的互动关系,为中国人粮关系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耕地、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播面单产组合下,我国2020年人口承载力在9.28亿人和16.96亿人之间,不同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对中国是否能实现人粮平衡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收入与农户家庭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粮食单产、优质粮食品种播种面积、农户家庭投资能力呈正相关,与农户家庭农业劳动时间呈负相关.农户家庭社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农户家庭收入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粮食主产区应扩大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升农户家庭投资能力,从而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5.
快速城镇化对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量耕地资源被城市建设占用,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业水资源紧张态势日趋严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这些都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要协调好城镇化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合理规划城镇用地,以保障粮食生产及安全。 相似文献
106.
基于ESDA-GWR的粮食单产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耕地面积扩展有限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借助ESDA和GWR模型,结合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其经济发展类型,揭示我国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中西部地区粮食单产的增产对全国粮食产量的贡献越来越显著,75%的粮食单产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粮食单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域粮食生产重心发生移动,由传统的"东部为主"逐渐"北上西进",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集中;不同区域粮食单产的驱动因素呈现为一种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化肥施用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两个时间断面中差异最大,1999年回归系数全为正值,而在2006—2008年出现负值,这表明部分地区化肥对粮食单产的边际效应已经达到递减阶段。因此,应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当前粮食单产的现状和驱动因子的效应机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7.
文章利用滑动平均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基于西南四省市的灾害数据,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各省市受灾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02年洪涝灾害呈上升趋势,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干旱灾害变化幅度不大;1980—1991年风雹灾害呈上升趋势,1991年后呈下降趋势,低温灾害在2005年后略呈上升趋势。(2)西南四省市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干旱灾害受灾程度:云南>贵州>重庆>四川。(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重庆:低温>干旱>风雹>洪涝;四川:低温>风雹>洪涝>干旱;贵州:低温>干旱>洪涝>风雹;云南:干旱>风雹>低温>洪涝。低温是西南四省市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08.
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应指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河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因素、农业劳动力生产技术水平因素和土地因素与粮田人口承载力正相关,其中人口因素的影响最大;粮食需求因素与粮田人口承载力负相关。最后提出提高河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是历届政府的工作重点。目前在粮食产量预测上,理论界和实践中均采用预测精度不高的单一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预算精度,应采用回归和马尔可夫联合模型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此联合模型的方法,其预测值尤为符合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