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83篇 |
免费 | 558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296篇 |
工业经济 | 727篇 |
计划管理 | 2161篇 |
经济学 | 3096篇 |
综合类 | 2249篇 |
运输经济 | 58篇 |
旅游经济 | 134篇 |
贸易经济 | 1758篇 |
农业经济 | 556篇 |
经济概况 | 17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2篇 |
2024年 | 224篇 |
2023年 | 274篇 |
2022年 | 235篇 |
2021年 | 318篇 |
2020年 | 477篇 |
2019年 | 449篇 |
2018年 | 341篇 |
2017年 | 474篇 |
2016年 | 464篇 |
2015年 | 467篇 |
2014年 | 770篇 |
2013年 | 1152篇 |
2012年 | 946篇 |
2011年 | 1043篇 |
2010年 | 726篇 |
2009年 | 815篇 |
2008年 | 1008篇 |
2007年 | 1009篇 |
2006年 | 932篇 |
2005年 | 743篇 |
2004年 | 534篇 |
2003年 | 386篇 |
2002年 | 267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国地区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及碳排放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估算了电力、热力的CO2折算系数,据此精确测算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部门的CO2排放量,并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计算了考虑和不考虑CO2排放两种情形下各省区的工业TFP。结果显示:考虑CO2排放时中国工业部门的TFP增长率(碳效率)比不考虑CO2排放时高出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工业部门在两种情形下均是推动前沿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且在考虑CO2排放情形下表现更为突出;2000年后,中部地区个别省份的工业部门开始进入技术前沿。结论表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虽然中、西部地区工业部门的技术追赶总体上相对缓慢,但近几年个别省份也在加快步伐;2003年后中国全要素CO2排放效率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42.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1982-2010年期间我国直接投资类、间接投资类(含其他投资)、错误与遗漏及投资收益类三种类型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我国三类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升贴水年率之间为负向变动关系,与中美利差、中美通胀之差、我国实际经济增长及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预期之间为正向变动关系;在短期,三类国际资本流动与上述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并非一致;实际经济增长是我国直接投资类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预期是我国非直接投资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张宝贵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102-106
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提高可使社会生产效益指数增长.各个学龄阶段的生均教育投入,都应随着科技知识的指数增长而增长.我国走科技先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20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50%,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在2012年达到4%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在2020年达到4.6%至4.7%,以带动全社会的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7%.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以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研究样本,应用AMOS结构方程软件,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新兴资本与企业业绩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新兴资本、新兴资本对企业业绩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要实现持久的业绩提升,必须转变新兴资本筹集渠道。自主研发应成为新兴资本最主要的获取途径,并且还需进一步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促进研发费用向开发支出以及新兴资本的转化,并进一步加强新兴资本间的内部整合,提高新兴资本的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45.
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传统的筹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城市经营中,利用经营城市土地,推进基础设施市场化,以及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外资来筹集资金的思路、方法,并且分析了筹资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城市经营中筹资问题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6.
邵汉华;王庆祥;何铿辉 《经济地理》2025,45(1):17-24
文章基于2006—2020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量化评估减污降碳协同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空间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减污降碳协同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全国及三大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水平的空间差异均表现为下降态势。(2)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环境规制与政府财政支持在绿色技术创新对减污降碳协同水平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3)能源消耗强度揭示了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减污降碳协同水平的机制途径,环境规制和政府财政支持分别在此影响路径上起负向与正向的调节作用。(4)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对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波至今已近四年,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美国、英国和欧盟为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纷纷提出自己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以应对危机.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和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美欧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启示,最后结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并从市场化、风险控制和构建合作机制等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49.
50.
在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作用日益突出的今天,集群内的人才集聚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基于成本收益理论以及人口迁移中的“推-拉理论”等,对产业集群作用下的人才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耦合效应以及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人才集聚的演化过程,得出由于在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自身诸多特征的作用下人才集聚得以实现,并且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才集聚对经济的贡献是有所差异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将会给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人才开发政策时提供不同的视角,以便有针对性地遵循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来进行人才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保证人才集聚的持续性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