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59篇
计划管理   67篇
经济学   64篇
综合类   7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87篇
农业经济   52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Organizational scholars have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retive ambivalence for mindfulness, creativity, and strategic change. Ambivalence occurs when an issue is seen simultaneously 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We examin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opens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ders to evaluate a new strategic issue ambivalently. Data come from a survey of 220 German CEOs confronted with the enlargement of the European Union. We find that CEOs of firms with a more ambidextrous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a moderate sense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 over their environment are most likely to be ambivalent about this issue. Our findings affirm the prevalence of interpretive ambivalence at the executive level and suggest ways for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or prevent ambivalence in strategic sensemaking.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2.
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文中主要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过程、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的政府管理5个方面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深化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对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3.
Why do members of the public disagree – sharply and persistently – about facts on which expert scientists largely agree? We designed a study to test a distinctive explanation: the cultural cognition of scientific consensus. The ‘cultural cognition of risk’ refers to the tendency of individuals to form risk perceptions that are congenial to their values. The study presents both corre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confirming that cultural cognition shapes individuals’ beliefs about the existence of scientific consensus, and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y form such beliefs, relating to climate change, the disposal of nuclear wastes, and the effect of permitting concealed possession of handgun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dynamic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policy‐mak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4.
平衡计分卡作为“新型的绩效评价系统”和“战略实施工具”已经得到广泛的宣传,但是其原理的合理性到目前为止。还主要是通过逻辑说明和直觉感受的,并设有得到充分的检验。本文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平衡计分卡为背景,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研究认知者和认知对象的特征对业绩评价信息理解和判断的影响,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假设,但是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的假设检验没有得到支持性的证据,这提示我们进一步思考,应如何理解和改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以及平衡计分卡工具在业绩评价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国外学者比较早就将心理学科的道德认知理论用于研究旅游伦理的问题,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相比之下,我国旅游伦理的研究视角有待拓宽;研究方法上应该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测量方法上不能生搬硬套,应针对不同伦理主体的特性进行测量方法上的改良设计。  相似文献   
106.
专业态度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和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为全面客观地了解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态度的现状,提高教育质量,课题组以淮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从入学动机、专业情感、专业认知、行为倾向、对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态度的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在隐喻认知的视角下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结合语境,立足基本词汇教学,鼓励学生运用联想深刻理解一词多义现象,利用对比分析词汇隐喻的文化差异,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108.
韩安波 《价值工程》2011,30(24):285-285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作者认为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前,应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相似文献   
109.
在作为一种交流形式的英语短信语言中,人们为了加快言语交流的节奏,大量使用“去元音化”(源于网络语言的修辞术)这种手段来缩减字符数,减少延迟。所谓“去元音化”就是打破传统的语法规则,删除英语单词中的元音字母,重新构词,但这并不是简单、随意地将单词中的所有元音字母都去除,而是根据元音字母在词中的位置和读音决定。同时,在使用多种缩略手段时,优先谐音缩略后,再“去元音化”。当然,运用“去元音化”方法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其中的一些语标指代并非唯一,可能会引起误解。因此,如何在缩减字符数与认知之间找到平衡,是有效使用英语短信语言“去元音化”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0.
疾病隐喻是人们将熟知的、常见的一些其他领域的概念映射到疾病领域而产生的,它也是一种以话语为框架、以词为焦点的话语现象。疾病隐喻的使用与理解实际上都是受关联原则支配的,可以运用语用学的关联认知理论对疾病隐喻的产生与理解机制进行阐释,这对英语教学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