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59篇
计划管理   67篇
经济学   64篇
综合类   7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87篇
农业经济   52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通信技术、新媒体、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同价值理念传播速度前所未有,对大学生的冲击力度巨大,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认知上的模糊和混乱。大学生知行不一的问题应当引起高等院校管理部门及师生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知行不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和错误;二是行为表现距离社会规范的要求差距比较大。造成大学生知行不一的原因有三:一是道德认知本身存在众多分歧和争议;二是道德选择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三是情感在道德选择中的作用。要不断完善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基本路径:一是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目标;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三是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四是加强校园文化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2.
新时代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面向新时代要求,重新审视与厘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认知、评价标准、影响机制和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为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创新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推理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理论认知上应由“三个阶段”转向“三个时期”;(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标准应由静态指标转向动态耦合;(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应由封闭区域转向关联传导;(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调控策略应由极限集约转向最优集约。研究结论:进入新时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上可实现“不增地,多增效”甚至“地减量,效增加”,未来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存量和减量规划中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革下新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国家相关规程中的集约评价标准须结合区域发展阶段进行“匹配性”修正,政策制定要考虑区域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性”进行精准化设计,治理方案应按照最优集约度的“动态性”进行差异化调控。  相似文献   
23.
对学科的认知包括认识学科内涵、学科性质与任务、学科发展进路等核心问题,关系到如何构建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深化学科认知的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要坚持几个重大原则,包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要以生产关系分析为核心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24.
农民是农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参与人,其认知会影响到改革中制度效率的发挥。该文重点分析了成都市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户的产权认知状况。研究表明,农户对农地产权的各项权能具有不同的认知,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分析了农户产权认知中存在农地集体所有观念淡薄、承包经营权认知不清、产权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以及欲实现农地抵押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户产权认知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及区域差异,应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问卷中,64.2%的农户认为承包地对他们生活的总体作用并不大,但94.7%的农户同时认为种田虽然不赚钱,但可以为基本生活提供最后保障;浙、赣、桂三省农民在"承包地对他们生活总体作用"这一问题的主观认知上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影响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的因素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村庄离县城(城市)的交通距离以及区域宏观区位特征等。研究结论:要大力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推进农地流转与使用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流转和适度集中;应充分认识农地保障功能存在区域差异这一现实背景,考虑不同农户主体自身禀赋和区域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因地制宜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6.
首先回顾英语动词被动语态的相关研究;然后从认知的角度基于原形范畴理论,借鉴语法符号隐喻,对被动语态的语言实例做具体分析,探求被动语态的原型及其语义特征。英语动词被动语态的原型式为其标记式"be+V-ed",其实质为施动性,原型语义为被动意义,且随着认知的发展,被动语义呈多样性和层次性:显性被动意义(真被动)、隐性被动意义(次被动)和隐性主动意义(假被动)。  相似文献   
27.
信用认知是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重要因素,并且认知程度越深,拖欠贷款的可能性越低.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家庭公共费用缴纳情况、区位年平均家庭收入显著地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行为,而户主年龄及其受教育水平、纯收入及借贷利率对农户拖欠借款行为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城市居民作为城市旅游服务业体系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如酒店的当地居民消费、居民的周边旅游等等。在城市的旅游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求,这不但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也能大大造福于城市居民,所以,研究城市居民对当地旅游服务业的认知,与研究外来旅游者对当地旅游服务业的认知对于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以福州市为例进行了服务认知研究,并提出了福州市开发本地居民旅游市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9.
依据2014年8~10月对北京市488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运用二元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对森林认证标识认知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对森林认证标识认知的主要因素是职业、对森林状况的了解、信息渠道和通常对于标识的信任度。最后就如何提高消费者对森林认证标识的认知水平和信任程度给出了加大对森林认证及其标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展开对森林认证及其标识的宣传;增强国人的森林资源危机意识;更多地组织保护森林资源的活动;积极开拓国内森林认证产品市场;加大对森林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消费者应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30.
Research Summary: Organizations face tensions to conform to industry norms for legitimacy yet differentiat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en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We suggest this tension is due to and resolved through organizations’ cognitive negotiations of multiple levels of identity. Through an inductive study in the recreational vehicle industry, we find that organizations concurrently draw on identities at the organizational, industry, and strategic group levels to formulate and enact specific competitive actions.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relates to decisions on product offerings; industry identity relates to downstream strategy; and strategic group identity relates to upstream strategy, firm boundaries, and expansion mode.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group identity and inform a grounded model describing how organizations draw upon different levels of identity to influence strategy. Managerial Summary: Many managers experience tensions of differentiating their firms’ competitive actions from rivals, while conforming with industry norms and practices.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a manager can navigate these tensions by understanding their firm, strategic group, and industry identities and how these identities interrelate. Through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f the U.S. recreational vehicle industry, we show that each level of identity influences different competitive actions, with firm identity connected to product offerings, industry identity related to managing downstream distribution, and strategic group identity related to firm boundary and acquisition strategies. Overall, strategic group identity is the most critical for managers as this level filters how they view competitors and provides the rules of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