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6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财政金融   798篇
工业经济   342篇
计划管理   1248篇
经济学   1515篇
综合类   1176篇
运输经济   37篇
旅游经济   138篇
贸易经济   1047篇
农业经济   452篇
经济概况   83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生态环境变迁是指人类由于资源利用活动过程中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较长时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在时间、空间上产生的累积环境效应.国际上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主要归属到侧重于自然科学的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方面,尤其是关注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全球及区域性重大环境变迁的深入研究.在我国,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主要归属到环境史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历史上的农业经济、土地利用与垦殖、草原与畜牧业发展、城镇经济、森林砍伐利用、沙漠化对生态环境变迁互动影响研究.本文在分析总结1994年以来有关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主要文献基础上,提出了至今为止我国生态环境变迁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主要并需尽快解决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今后该研究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六国18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月度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分析汇率与产业内贸易的传导关系、中国与东盟六国产业内贸易特点,并且建立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汇率的VAk模型.对我国的汇率对产业内贸易的冲击作用和动态关系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无论是短期或长期.汇率升值对绝大多数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不利的,但在短期内它有助于提升大多数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长期内对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冲击效应是分化的。二是汇率升值后长期内对不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一样的。三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对汇率冲击的反应相当微弱.工业制品反应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3.
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于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历程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在北京发展中的四个作用作了详细的分析,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Simple models of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predict equal effects of private income and unconditional federal grants on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Numerous empirical analyses, however,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grants is larger than the income effect. We argue that this flypaper effect may be a result of weak political leaderships in multi–issue and multi–party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s. In multi–issue institutions, a strong political leadership may reduce inefficiency due to interest group influence and inter–party bargaining in the local council. Utilizing data for Norwegian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1930s, we find that political strength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flypaper effect. When the local council consists of only one political party, we cannot reject absence of a flypaper effect, while the flypaper effect is large in fragmented local councils. Received: June 2000 / accepted: February 2001  相似文献   
95.
信息共享条件下的牛鞭效应降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尤建  朱峰 《物流科技》2004,27(8):40-43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在寻求解决降低和消除供应链中这一现象中,普遍提出了信息共享来降低和消除牛鞭效应。即使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我们依然不能完全消除牛鞭效应,以及供应链中各个主体的危害。本文从lee,etc.在解释供应链存在的需求预测所带来的牛鞭效应原因出发,寻找信息共享条件下降低牛鞭效应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6.
满足需求策略形成的供应链牛鞭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良友  晏启鹏 《物流技术》2003,(12):43-44,46
针对两类不同结构的供应链,在供应链成员没有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建立了满足市场需求经营策略形成牛鞭效应的分析模型,揭示了这种策略带来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7.
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弱化牛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物流科技》2007,30(2):68-69
减小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关健,也是提升供应链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在介绍了"牛鞭效应"概念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联系与合作达到有效弱化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98.
当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企业规模无关论”的新观点,与我国目前盛行的“唯规模经济论”截然相反。笔者以为,上述两论都失之片面,正确的理论是在承认的前提下,将规模经济分为两类:专业规模经济和综合规模经济。前者因专业化分工效应而扩大产销规模与市场份额;后者因企业(集团)内部协调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而获得效应。随着市场发育和市场交易成本下降,拥有专业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比之拥有综合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竞争。  相似文献   
99.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我们课题组在 1 999年进行了一次覆盖六省市的住户调查。本文利用这次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贫困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考察。通过综合考虑收入标准和消费标准 ,我们把中国城镇贫困分为三种类型 ,即持久性贫困、暂时性性贫困和选择性贫困。在贫困人口中 ,有一大部分是属于选择性贫困 ,即他们的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低于贫困线。我们对贫困户的消费函数进行了估计 ,其结果显示以下几个因素对贫困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 :修匀收入的效应 ;人们防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心理 ;人们为将来投资而进行储蓄的行为 ;家庭对子女教育和医疗服务的特别需要。我们还对三种贫困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中发现预测的金融资产和预测的收入 ,以及教育和医疗的特殊需要都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的消费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0.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corru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ilitary spending [Eur. J. Polit. Econ. 17 (2001) 794] and lower government spending on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J. Publ. Econ. 69 (1998) 263]. This suggests that policies aimed at reducing corruption may lead to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outlays toward more productive spending. However, little empirical evidence has been presented to support the claim that public spending improves education and health indicator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 This paper uses cross-sectional data for 50 such countries to show that increased public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s in both access to and attainment in schools, and reduces mortality rates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The education regressions are robust to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care spending and mortality rates is weak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