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30篇 |
免费 | 22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298篇 |
工业经济 | 100篇 |
计划管理 | 748篇 |
经济学 | 841篇 |
综合类 | 1262篇 |
运输经济 | 14篇 |
旅游经济 | 27篇 |
贸易经济 | 656篇 |
农业经济 | 138篇 |
经济概况 | 5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89篇 |
2019年 | 159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135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185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460篇 |
2012年 | 344篇 |
2011年 | 484篇 |
2010年 | 363篇 |
2009年 | 363篇 |
2008年 | 384篇 |
2007年 | 351篇 |
2006年 | 382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程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8)
利用多种统计量对客户信用评级体系进行校准度检验,以对其准确性做出定量评估。同时,使用这些统计量对由两种不同方法构造的信用评级进行了实证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校准度检验能够对客户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做出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72.
韩琭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5):35-40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信贷投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1994-2011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度了信贷投放、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投放、政府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及结构的优化将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3.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例外及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信用证欺诈例外的成文法制建设尚处于空白状态,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国内体制,本文拟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产生、发展、特征及具体司法操作中何谓欺诈、欺诈例外的排除适用问题等作一系统研究,并就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4.
借助于KMV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模型,进一步探讨了模型的概率分布形态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并在确定预测标准后,针对2009年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部分省市计算了各地安全发债规模。研究表明,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模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很好的推广前景;实践中,在对发债主体进行科学选择的基础上,通过该模型能实现对发债规模的控制,达到防止其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同时,所选样本省市(除新疆外)的预测安全发债规模和实际发债额是合理的和安全的。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防控机制,以保证地方政府债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5.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约概率压力测试研究——现金流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银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根据现金净额是否为负这一标准来判断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违约,在对企业的现金流进行随机模拟的基础上来计算企业的违约概率。压力测试的场景为房价下降,利率上升。压力传导途径为房价与利率变动导致企业销售收入变动,销售收入的改变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发生变化。房价和利率对销售收入的冲击是随机的,企业的现金流也是随机的,本文通过随机模拟估算了企业的现金流为负的频率,以此作为企业违约的概率。压力测试表明,当房价下降幅度到达15%附近时,房地产开发商的违约概率开始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76.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3,49(5):32-52
This paper studies whether trade credit is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bank credit in crisis periods in Latin America. The sample is composed of firms listed on the Argentine, Brazilian, and Mexican stock exchanges from 1994 to 2009. For the small firms, the substitution hypothesis was not rejected. However, this hypothesis was not confirmed homogeneously for all the firms during the crises. Unlike Brazilian and Argentine firms, Mexican firms use more cash reserves than trade credit. The big firms tend to use other financing sources. A pattern of trade credit use by sector has not yet been found. 相似文献
77.
货币信用属性演化的历史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义奇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25(1)
通过讨论主要货币起源与演化理论的矛盾与不足,从货币取得人们信任的角度,尝试整合了货币起源与演化的事实与逻辑,由此可以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商品、金属)货币和纸币一样都是信用货币,货币演化是货币内涵的威权因素和物的因素相互竞争的结果;且货币制度的核心是信用。维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与币值稳定应当是任何货币调控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78.
Harry Zheng 《Quantitative Finance》2013,13(3):399-405
We propose a copula contagion mixture model for correlated default times. The model includes the well-known factor, copula, and contagion models as its special cases. The key advantage of such a model is that we can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models and their pricing impact. Specifically, we model the default times of the underlying names in a reference portfolio to follow contagion intensity processes with exponential decay coupled with a copula dependence structure. We also model the default time of the counterparty and its dependence structure with the reference portfolio. Numerical tests show that correlation and contagion have an enormous joint impact on the rates of CDO tranch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redit value adjustments are extremely high to compensate for the wrong-way risk. 相似文献
79.
近几年来,我国的实际新增货币供应总量总是远远突破中央银行制定的信贷规模上限,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可谓"功不可没"。同时,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也给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从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中西方影子银行体系的两种不同的信用创造机制,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法以信托贷款量为例分析了其对我国不同货币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Brent?W.?AmbroseEmail author Anthony?B.?Sanders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5,30(2):133-15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icing of personal loans in the form of second mortgages to determine whether state-specific default laws have an effect on the availability and cost of that debt. We examine the pricing of loans to higher risk borrowers and whether borrowers in states that limit lender ability to seek default remedies pay higher credit cost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most part, lenders rationally price loans to higher risk borrowers. However, when we focus on borrowers with low credit sco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an actual loan rat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predicted by our model.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state-specific default laws have an effect on the price of credit.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reater degree of error in the pricing of second mortgage loans to borrowers with low credit scores than to borrowers with high credit scor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