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7篇
财政金融   75篇
工业经济   66篇
计划管理   548篇
经济学   1076篇
综合类   376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103篇
贸易经济   254篇
农业经济   1252篇
经济概况   36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陕北地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两大目标,二者长期难以协调,影响到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该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互动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结合陕北地区延安市西北部吴起县的生态建设模式,从互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陕北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视角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忽视资源环境的禀赋性、忽视产业结构性污染、忽视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提升、忽视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等不足之处。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要求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系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基于此,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主要有:积极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和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等。  相似文献   
63.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从现场调研到规划设计,再 到建设实施和如何持续地激发乡村活力,需要探索一整套不同 以往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通过对近几年乡村建设实践工作的总 结,提出“向乡村学习—在地设计—触媒激活”三步走的工作 过程和模式。首先从向乡村学习生态智慧出发,到扎根于场地 的在地规划设计和在地营建,最后通过催化剂般的乡村触媒激 发乡村的内源式活力,从而真正在整治提升乡村面貌的同时, 通过全面搭建乡村触媒系统,实现乡村的渐进式保护与开发, 激发连锁持续的触媒反应,通过乡村显性和隐性文化触媒的复 兴,重塑场所精神,最终重构乡村聚落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64.
论政府包办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低效性成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主导型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委托代理链最终到达“种树人”环节。由于链条本身存在重复性大规模剥蚀资金的缺陷,当资金到达最终环节时,往往因数量的大幅减少而陷入高成本低收益困境。即使那些能够到达最终环节的资金,也会因补偿机制的不适当而缺乏效率。如何克服这种由政府包办而形成的低效率补偿机制?基本途径是让资金运动绕开政府委托代理链,直接到达最终环节,实行治理成果与补偿机制直接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5.
城乡边缘带的景观生态构建功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城乡边缘带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具有景观自然组分的储备、城市景观格局的主构、城市景观的生态活化、城市景观的生态缓冲及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整流等特殊构建功能;提出上述功能在城市整体全局性基础上还具备功能形成的时空关联性、功能影响的两面性、构建功效的显著性和自然景观组分的主导性等功能属性.  相似文献   
66.
宁南旱作农区是我国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严酷,农民生活十分贫穷。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恢复同步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面对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发展草畜一体化生态经济农业将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草畜产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农业必将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7.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工业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工业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民族八省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典型进行模拟预测,提出发展生态工业是协调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关系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8.
生态旅游的发展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被许多欠发达地区看好,但是如何真正做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是欠发达地区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丽水市为例,通过对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模式的分析研究,阐明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企业、个人等各开发主体和开发目标的关系,以保证地区发展在空间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9.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含义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化的S型生长曲线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倒U型曲线,演绎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规律曲线,并以中国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生态环境随城市化发展呈现出着先恶化、后改善的不规则倒U型耦合规律,但该规律曲线只是它们实际耦合的一种演变趋势;(2)1985~2005年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耦合表现出先倒U型和后U型的阶段特征,而这种特征曲线正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高级化、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经济增长的压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在人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其生态环境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蹂躏与破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如何从制造污染的企业外部和内部同时寻求治理监督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本文从环境审计对生态建设的作用入手,分析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和环境审计现状,并探讨环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以促进我国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