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1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财政金融   757篇
工业经济   317篇
计划管理   1156篇
经济学   1422篇
综合类   1147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133篇
贸易经济   1000篇
农业经济   425篇
经济概况   80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邓毅 《特区经济》2009,(10):95-97
次贷危机对我国造成巨大影响,为保增长促内需,我国开始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必要研究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措施的选择,分析产生的效果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货币政策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2.
姚金海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105-109
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由于路径依赖,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明显地依赖于先前拥有的模式,这使得新制度被锁定在低效率的均衡状态。由于存在利益集团和寻租,在现有结构下,既得利益集团有动机也有能力去阻碍制度朝高效率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953.
邹德军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132-136
文章选择以外部性前提条件作为突破口,通过剖析外部性定义的边界,发现外部性前提条件是经济联系。通过进一步分析经济联系,将经济联系可以分解为对等经济联系和不对等经济联系,深入解剖不对等经济联系的内在构成,证明非完全不对等经济联系可以分解为完全不对等经济联系和对等经济联系两个部分,那么非完全不对等经济联系也就包含了外部性。不对等经济联系也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只是在某些状况下会阻碍改善资源配置有效程度,在某些状况下能够改善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其中的标志就是不对等经济联系能否导致资源流向高效率主体。  相似文献   
954.
屏蔽效应下非中心地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物理学中的"屏蔽效应"概念,指出中心地城市截留区域外生产力要素向区域内非中心地城市的流动,对非中心地城市在开放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积聚效应"的新障碍;认为非中心地城市必须要立足于比较优势建立产业结构,并改善对外贸易条件,加强区际贸易,才能实现与中心城市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55.
在语义学研究中 ,意义的界定和分类至关重要。根据Leech的理论可将意义分为理性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和主题意义七类。每类意义在交际中有其独特的效用  相似文献   
956.
明娟  张建武 《技术经济》2008,27(8):114-118
鉴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国经济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FDI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国内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而关于FDI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界仍存在争议。本文尝试对FDI、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Eviews5.0统计软件,以安徽省为例,利用安徽省1991—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研究FDI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量FDI)与就业呈负相关关系,而年底累积外商直接投资额(存量FDI)与就业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是长期的创造效应与短期的挤出效应并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FDI所带来的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57.
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互联网发展和普及带来的数字红利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时变性,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非线性影响,且这种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并表现出地区和群体异质性。采用2003—2018年中国31个样本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互联网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可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更强的抑制效应,且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促进效应大于城镇居民;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且大部分省市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最优临界值,具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应注重互联网发展的整体推进和区域差异,致力于多维度降低城乡数字鸿沟,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要素合理双向流动和要素红利释放,通过互联网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58.
以甘肃省9个县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社会参与、社会规范、互惠网络三个维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三个维度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规范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显正向影响。(2)互惠网络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显负向影响。(3)社会参与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社会规范及互惠网络间接产生影响。(4)就总效应而言,社会规范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参与及互惠网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In this paper, we document the lesser-known heterogeneous trends of college/non-college earnings premium across age groups from 1995 to 2013 in China. Specifically, the college premium in 2013 for the younger group (age 25–34) was about 30 percentage points, similar to the level in 1995, while the college premium in 2013 for the older group (age 45–54) increased to 50 percentage points, nearly double that of 1995. To attribute these divergent trends of the college premium to the changes in the relative size of college workers, we use the model by Card and Lemieux (2001), which incorporates imperfect substitution between similarly educated workers in different age cohorts. Due to the distinctions of these trends in China, our identification is free of the overestimation issue that the existing studies suffer. Our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U.S., U.K., Canada, and Japan. Holding the age cohort and survey year constant, a one unit increase in log relative size of college workers is associated with about 10 percentage points decrease in college/non-college premium and about 18 percentage points decrease in college/high school premium. We further find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 is much more substantial among the new entrants (age 25–29) than experienced workers (age 30–54). By this pattern,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labor market entrant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ir own cohort size and argue that the confounding ability composition effect should not be a serious issue.  相似文献   
960.
We study a tug-of-war game between two players using the lottery contest success function (CSF) and a quadratic cost (of effort) function. We construct a pure strategy symmetric Markov perfect equilibrium of this game, show that it is unique, and provide closed-form solutions for equilibrium strategies and values. In stark contrast to a model of tug-of-war with an all-pay auction CSF, players exert positive efforts until the very last battle in this equilibrium. We deliver a set of empirically appealing results on effort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