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2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财政金融   665篇
工业经济   157篇
计划管理   572篇
经济学   1613篇
综合类   989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57篇
贸易经济   612篇
农业经济   473篇
经济概况   86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收入分配过大不仅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而且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意义重大.解决的思路是:树立正确的公平分配观,完善制度建设,把"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引入初次分配,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  相似文献   
92.
国际上通常使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标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不仅高于国际通行标准,也高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扩大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规模扩大、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认为,经济发展会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治理并缩小收入差距应标本兼治:短期内可以依靠收入转移、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等手段;从长期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才是缩小乃至逐步消除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3.
陶敏阳 《技术经济》2019,38(11):100-108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及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从CES生产函数出发,构建理论模型,试图从人口结构、技术进步偏向角度探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机制。并通过我国1990-2017年省级层面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要素间是互补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抚养比上升及少儿抚养比下降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同时,我国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特征,降低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分区域及剔除异常值进行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94.
对收入差距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尚在可控制范围之内,我们应根据收入差距的不同成因采取不同措施对其进行合理调节,但这种调节并不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缩小的结果,税收在当前也不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9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测度指标评析及修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前,国内学者采用了多种指标测度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状况,但是由于这些指标都存在一些缺陷,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文章介绍和评析了这些测度指标,并提出了调整的城乡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比指标,用以修正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测度。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安徽工业大学在深化财务改革、规范财务管理、开展增收节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尝试 与实践,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全校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7.
当代庭院经济具有广泛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是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摆脱贫困和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了庭院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庭院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8.
农民收入问题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以时间序列考察农民收入变动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再通过乡镇企业技术构成和就业弹性指标分析指出近年来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导致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最后提出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以城镇化为依托,选择适宜的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9.
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不仅是企业系统演进的产物,更受相应制度的激励和影响,这已被不断贴近现实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证实。成功的制度激励是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的制度却制约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对于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支农政策工具之一,除了起到农业风险管理作用之外,从长期来看还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等效应。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路径,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将我国各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作为外生冲击,利用2000~2016年的省级数据,使用渐进性双重差分的方法,评估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收入结构的长期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非农收入的影响均是正向显著的,并且有助于区域内农村居民非农收入比重提高,这一效果随试点时间推进不断强化。此外,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于城乡关系的间接效应,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