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3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财政金融   282篇
工业经济   268篇
计划管理   1304篇
经济学   933篇
综合类   1132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39篇
贸易经济   695篇
农业经济   394篇
经济概况   109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互联网兴盛的当代,电子商务成为新潮流,农民对于线上销售流程较为陌生,但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买卖。打造农特产品新型营销模式,政府、企业、高校三主体参与建设,开展透明化生产+故事化销售,注重有爱消费+健康饮食,实现公众号+第三方小视频平台+农特产APP三位一体,促进企业发展、大学生创业、线上助农巧妙结合,从而推动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相似文献   
62.
杨文选  张晓艳 《经济问题》2007,334(6):18-21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要以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而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罕见,因此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63.
基于生态学的思考,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树立五个新理念:深化人本思想、突出文化内涵、注重景观设计、树立超前意识、发扬务实精神。新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在:营造人性化的小城镇新区、塑造地方性的小城镇特色、打造园林式的小城镇景观、构造灵活性的小城镇格局、绘就实用性的小城镇蓝图。  相似文献   
64.
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对我国各省区专业化水平、制造业各行业的集中程度和整个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3—2003年间我国各省份的专业化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制造业大部分行业集中程度提高,整个制造业集聚程度上升。在制造业各行业集中程度和整个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测算中,引入SP指数,结果显示这一指标的引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5.
在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相关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天津滨海新区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对其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框架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66.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为例,分析环境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7.
旅游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域分布特色鲜明,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试点,注重引导;加强管理,重视培训;加大投入,打造精品;科学营销,城乡互动;拓宽思路,多元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与整合,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8.
Synopsis This paper is the product of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a biologist (Ghiselin 1997) who works on the philosophy of classification and an economist (Landa 1981, 1994) who works on the ‘Economics of Identity’: how and why people classify people based on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a theory of ethnic trading networks. In developing the ‘bioeconomics’ (the synthesis of economics with biology) of classification, we crossed a number of disciplinary boundaries—anthropology, economics, sociology, biology,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includ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s ‘fast and frugal’ heuristics. Using a bioeconomics approach, we argue that folk classifications—the classifications used by ordinary persons—have much in common with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s: underlying both is the need for econom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he brain, for the efficient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for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o others. Both evolve as a result of trial and error, but in science there is relatively more foresight, understanding,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69.
陈修颖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2,22(4):430-434
本文以衡阳市为实证,回顾了市域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过程,指出目前的市域农业结构存在市场适应、组织构筑和动力机制等三方面的主要问题。文章提出了市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三大原则和四个调整方向,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两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
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固然需要农村自身的力量和内生机制,但更要农村以外的力量支持。只有走城镇城市化道路,才能消除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形成以城带乡新机制,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