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篇 |
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9篇 |
工业经济 | 25篇 |
计划管理 | 103篇 |
经济学 | 62篇 |
综合类 | 138篇 |
运输经济 | 1篇 |
旅游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64篇 |
农业经济 | 12篇 |
经济概况 | 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城市化是由要素边际生产率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致使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流动,大量地在城市中的聚集。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我们发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直接决定了城市的人口密度和规模,因而引导着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由于产业分布在空间的相互排斥,促使产业转型推动了城市地租的新一轮上涨。产业转型决定着城市必然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大、中、小城市呈现空间组团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2.
173.
余官胜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6):6-10
研究了贸易开放对生产率水平的影响机制,发现要素禀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贸易开放的情况下,要素禀赋决定一个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而专业化生产通过干中学过程影响生产率水平。利用中国1996年—2005年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生产率水平的影响取决于劳均物质资本的多寡,即当劳均物质资本存量较低时,贸易开放会降低生产率水平;当劳均物质资本存量较高时,贸易开放会提高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174.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围绕界定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各区际间协调、平衡发展新模式,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7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314总体部署的题中之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促进共同富裕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枢纽性工程,涉及全社会的系统改造,需要将总体框架、逻辑线条理解到位,还要把每条战略举措操作到位。共富十二条是重庆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作,在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走出了具有重庆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在唯物史观视野下,改革开放实现了基于生产力发展的技术层面、意识层面、结构层面的突破。从生产力到社会政治结构三个维度的层层决定过程中,笔者试图在生产力及其决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政治主体三个方面寻找政治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7.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8.
关于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型经济是重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方向。本文论述了重庆市当前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着重分析了重庆市在开放型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相应对策措施:统筹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聚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优化环境,提升区域经济的凝聚力;改革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力。 相似文献
179.
Andrey Kudryavtsev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13,27(3):445-458
AbstractIn this study, I make an effort to formulate a trading rule that would make use of some systematic interday patterns in individual stocks’ opening returns. I analyze intraday price data on all the stocks that were S&P 500 Index constituent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3 to 2012. I document that if the general market direction of the previous day's opening session is controlled for, then a stock's opening return tends to be higher if, on the previous trading day, its opening return was relatively high (either positive, or higher than the same day's opening market return) and its open-to-close return was relatively low (either non-positive, or low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ame day's open-to-close market return). Finally, for the sampling period, I construct two different investment portfolios involving a long position in the stocks on the days whe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ir opening returns are expected to be high and a short position in the stocks on the days whe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ir opening returns are expected to be low. Both portfolios are found to yiel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turn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the documented patterns in opening stock prices. 相似文献
180.
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在管理体制,宏观环境,开放程度,分配格局,区域战略以及国际竞争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特点。今天的中国,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必须以创造性的思维和更具创新性的行为,才能在新世纪再度获得更大的成就,早日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