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60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15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GPS卫星接收机的自适应抗干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加强GPS卫星接收机抗干扰能力的技术实现方案,采用自适应调零技术以及天线阵的具体实现方式来消除干扰。文中还对自适应天线阵所采用的功率倒置的算法做了详细说明,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72.
考虑用户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快速子空间测向算法,构造了方向约束的相关相减多级维纳滤波器(MCSA-MSWF)方法,此方法在降低特征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谱峰搜索的运算量,且克服了单纯基于多级维纳滤波器测向算法期望信号不准确的问题。仿真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小快拍数情况下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73.
本文主要讨论了无线通信中多径信号的时延估计问题,针对阵列天线,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准则,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时延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4.
针对小孔径超视距目标探测时阵列孔径减小空域滤波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非线性调频(OFD-NLFM)的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首先以正切调频函数为频率函数对发射信号进行建模,详细说明了影响脉压性能的正切函数时间副瓣电平控制因子的选择方法,重点提出一种基于凸优化的脉压信号峰值旁瓣抑制算法,建立了脉压输出噪声功率最小的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仿真表明,提出的正交频分非线性调频信号具有较好的正交性,采用凸优化加权算法后脉压主瓣宽度比传统线性调频信号降低约1/3,峰值旁瓣为-31.22 dB,旁瓣电平平均值小于-100 dB,具备更低的抗噪声和干扰性能,从波形设计和脉压处理角度改善了空域滤波性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75.
为弥补无人机单独执行任务覆盖区域受限、任务性质单一、总体效率不高等不足,提出一种多无人机协同应用的方式——多目标空中中继指挥应用系统,能够实现对多个无人机的遥控、遥测、及载荷信息中继。给出了系统的设备组成,并分析了该系统的优势,然后进一步描述了系统的典型应用,最后从测控通信链路的角度指出了中继机天线设计、机载终端一体化小型化设计、链路协议设计、系统使用流程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对于中程应用以及国土范围不大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为了校准相控阵天线通道间幅相误差,实现精确的数字波束形成,给出了一种用伪噪声序列(PN)码作为校准测试信号的在线校准方法(校准和通信可同时进行)。该方法由特定的校准站发送校准测试信号,被天线各阵元接收,并通过存在误差的各通道,在接收端用与发端相同的PN码作为本地信号与接收信号逐通道做相关运算,对各通道的相关峰值做比较可求出校准矢量进而完成校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校准相控阵天线通道间的幅相误差,校准后的波束方向图接近理想的波束方向图。  相似文献   
77.
李晓莹 《价值工程》2011,30(13):99-100
介绍盾构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一种阵列信号频分复用毫米波传输技术。采用分组二次上变频频谱装配频分 复用和解复用技术,实现多路阵列信号在一条宽带毫米波链路上进行双向传输。通过设计控 制和幅相校正技术保证了阵列信号分量间的良好幅相一致性。完成了30路阵列信号传输设备 研制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该技术可以应用到多路阵列信号的毫米 波传输中。  相似文献   
79.
通过分析有源相控阵技术发展趋势,提出集成技术是毫米 波有源相控阵TR组件的关键技术,并按制造和装配层次将毫米波有源相控阵TR组件的集成分 为芯片级、子阵级和 全阵级等三级集成。分析了各级集成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关键集成技术发展路线 ,指出毫米波TR组件专用多功能芯片、垂直互联和高效小型化液冷器等三项技术是当前需重 点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0.
波束形成的加权系数求解是一个优化过程,现有算法大多经过多次迭代,计算量大,实现复杂。为降低波束形成算法复杂度,将粒子群优化原理应用于数字波束形成中,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将每一组权值作为一个粒子,将阵列加权和的输出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比较各个粒子的适应度值,进行迭代搜索得到最优解。该算法可使天线阵在主波束对准有用信号,同时能有效抑制两个以上的干扰,且对阵列通道误差有较好的稳健性。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