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92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8篇 |
工业经济 | 295篇 |
计划管理 | 594篇 |
经济学 | 990篇 |
综合类 | 487篇 |
运输经济 | 4篇 |
旅游经济 | 34篇 |
贸易经济 | 410篇 |
农业经济 | 239篇 |
经济概况 | 6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18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244篇 |
2013年 | 256篇 |
2012年 | 282篇 |
2011年 | 353篇 |
2010年 | 238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271篇 |
2007年 | 204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产品逆向创新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后发企业取得逆向创新成功的若干重要影响因素,即:选择同领先企业技术势差较小的产业领域,后发企业实现逆向创新的机会更多;后发企业在逆向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具有本土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要素;后发企业在逆向创新过程中需要依靠开放创新策略、技术与市场和管理创新紧密协同的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92.
医学生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结合河南省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医学生假期专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新思路。它对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A number of theoretical results on estimating returns to scal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monopolistic markups are derived when there are multiple outputs and inputs. The choice of value added versus gross output and problems that arise in aggregation across sectors of an economy are also considered. Using US data on manufacturing, evidence is found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cross all levels of aggregation. Technical progress is typically found to be insignificant implying that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driven by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rather than technical progress. Such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acroeconomic modeling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94.
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研究——技术学习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界对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品牌关注的焦点已从要不要搞自主品牌、能不能搞自主品牌的争论转变到怎样去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本土企业与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由于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采取了不同的主导技术学习方式,从而积累了不同层次的技术能力,并取得了不同的市场绩效。实践证明,有效的技术学习和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提升从而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是支撑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5.
薛红志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1(3)
现有文献关于技术标准发起企业如何将自己的技术标准发展为主导设计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探索,因此无法对我国境内目前日益增多的标准战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激光视盘机产业的纵向案例研究,识别到不同的竞争阶段及相应的关键影响要素,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主导设计形成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96.
入世以来,国内企业面临内外竞争对手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国内的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战略,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文中将从技术创新和品牌这两个内外的重要点着手,集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97.
98.
在促进经济总量提升的表象下,金融集聚对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源泉——技术创新是否依然有促进作用?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与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系统梳理金融集聚的作用机理,并选用我国199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参照,实证检验及分析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虽然对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会抑制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创新;金融集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东部地区集聚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金融行业集聚的作用效果不一,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证券业集聚则会逆向挤出技术创新;在克服自选择问题后,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真实效果表现为抑制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99.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相似文献
100.
Alliance formation is commonplace in many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experiencing radical technological change, where established firms use alliances with new entrants to adapt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while new entrants benefit from the ability of established players to commercialize the new technology. Despite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alliances, we know little about how these firms choose to ally with specific firms given the range of possible partners they may choose from. This study explores factors that lead to alliance formation between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We focus on the alliance tie as the unit of analysis and argue that dyadic complementarities and similarities directly influence alliance formation. We then introduce a contingency model in which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omplementarities and similar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 is moderated by the age of the new technology firm. We draw theoretical attention to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levels of analysis, in particular,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dyadic and firm‐level constructs. We find that a pharmaceutical and a biotechnology firm are more likely to enter an alliance based on complementarities when the biotechnology firm is younger. Another noteworthy finding is that proxies for broad capabilities appear to be at least as effective, if not more so, in predicting alliance formation compared to fine‐grain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 indicators, like patent cross‐citations or patent common citations. We conclude by suggesting that future stud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interactions across levels; for example, how dyadic capabilities interact with firm‐level factor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re or less fine‐grained measures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