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从2000年恢复招录选调生以来,我省先后7批从高等院校选调了1850名大学生充实到基层乡镇、街道办事处担任乡镇长(主任)助理等职务。他们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几年的基层任职磨练,他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又如何看待当初的选择、如何适应基层工作?带着这些大家关注的话题,我们在11月16日召开的全省选调生工作座谈会上,与他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乡绅——专制帝国权力的分享者
隋文帝杨坚篡周自代后,隋王朝的各项措施,都显示了中央集权的趋向。隋文帝首先于开皇三年(583年)整理地方行政。《隋书》“百官志下”说: 相似文献
3.
在西周、春秋战国长期分裂的传统下,统一帝国出现后,其中央势力如何与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融合,而各地习惯了诸侯、大夫统治的人民,如何与遥远的皇帝及其政府有一体的感觉,就必须有组织机构和人员来联系,这就形成了乡及乡官。乡官者,即统一帝国下地方乡 相似文献
4.
5.
6.
孟祥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秦汉是封建帝国的开创时期,尤其继秦之后的汉更是雄踞亚欧大陆的东缘,疆土广袤,国力强盛,开创了一代盛世,前后持续400年时间,正是统治者重视基层治安,才实现了汉王朝的稳定和强盛,乡是汉代国家统治的基层单位,处于权力金字塔的底端,和老百姓密切联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弄清楚两千年前汉代怎样管理乡、在乡设置了哪些官吏、如何搞好乡这一级基层社会治安、实现国家稳定的,对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采用廷尉李斯的建议,施行郡县制,计秦先后所置之郡连京畿在内为四十二,县则约一千左右。两汉时鉴于秦亡之速及种种客观环境因素,遂实行封建、郡县并行制,异姓、同姓诸侯王先后割据地方,俨若独立王国。至景帝削平七国乱事后,首废诸侯视事之权,武帝时继续削弱王国势力,至中叶以后郡国则名异而实同。 相似文献
9.
乡绅--专制帝国权力的分享者 隋文帝杨坚篡周自代后,隋王朝的各项措施,都显示了中央集权的趋向.隋文帝首先于开皇三年(583年)整理地方行政.《隋书》"百官志下"说: 相似文献
10.
用公开选拔的方式,让一些人才脱颖而出,任职乡局级干部职位。这样的改革尝试,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屡有探索。江苏仪征,就是其中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在仪征乡局级干部公推公选中,群众评委和专职评委推荐得票分值占70%;在乡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中,以市四套班子、乡局级干部、乡镇党员的4:4:2的权重计算综合得票率,按照得票率高低和差额比例,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在乡镇政府领导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公开推荐中,市四套班子和副处级干部、正乡局级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推荐权重为4:4:2,各乡镇参加推荐大会的人员都在500人以上,约占乡镇人口总数的2%左右。仪征的改革,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并实施以来,按照中央扩大民主的思路,踏踏实实、稳步推进的一个地方版本。这也给仪征切切实实带来了很好的成效:通过民主和竞争的方式,由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挑选人才,想干事的人有了机会,会干事的人有了舞台,多干事的人有了待遇,干成事的人有了位置,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你追我赶、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不过,仪征的改革只是在干部入门的选拨环节破了题,如何进一步在退出机制上有所布局,我们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