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浙江省淳安县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表、深土壤地球化学数据,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淳安县土壤54种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明确其分布特征.与全国相比,调查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总体偏高,而Na2O、CaO偏低.深、表土壤方面,元素地... 相似文献
2.
张鹏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9,(5)
文章论述了成土作用的一些基本条件和控制因素及其形成机制,特别是红粘土的形成除了具备如母岩条件外还应有适当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等条件。文章以大连地区红粘土的分布、分类和工程地质特征为例,说明了在不同地区,不同岩石形成的红粘土除了具备红粘土的某些共同特征外,其工程地质性质还有某些不同之处,并且根据成因和工程地质性质也可分成若干类型。目的是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此类地区施工中多采用嵌岩钻孔灌注桩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秦岭北麓地区不适宜农业种植的条件,科学合理的布置替代性成土材料试验,可为土地工程和土体有机重构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蛭石(TI)、珍珠岩(T2)、页岩(T3)、陶砾(T4)、沙(T5)、砒砂岩(T6)等六种不同替代性成土材料,分别与土以0.5L·m-2和1L·m-2的比例混合,填充至2m×3m的试验田内,以油菜为显示植物,研究油菜的生长特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土体构造的各处理下,油菜各生长阶段平均株高大小依次为T6>T2> T1>T5>T4>T3,其中T6的砒砂岩与粘土复配最适宜植株生长;油菜收获后,分析不同土体构造下其油菜产量、根系重量等指标,T4陶砾与粘土复配后根重和产量最大,表现最佳。综合作物生理特性、农艺性状两大方面分析得出,砒砂岩与粘土和陶砾与粘土组合最适宜作为替代性成土材料用于土体有机重构。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