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79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2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让给‘三农’,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种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这是现任《农民日报》总编辑王太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中获奖的一篇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但是具体到实际的工作之中,这段话的含义更是意味深长。对于王太来说,这个课题解决起来不但迫切而且充满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媒体竞争十分激烈,行业报刊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除了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精通业务,还需要行业报刊从业人员必须有拓出行业之外的开阔视野,打破行业界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行业新闻事实的价值和含金量,以满足行业和读者日益提高的共同的阅读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气质,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闻战线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深化新闻改革,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新闻单位如何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在继承中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新闻工作者如何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办报为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13日,老报人范敬宜离开了我们。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报纸事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更给编辑记者们树立了一个职业的标杆,值得我们去研读,去仿效。本文作者是范敬宜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时的同事,他用饱含情感的文字,追忆了与范敬宜一起走过的日子,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5.
付子京 《理论观察》2011,(1):169-170
北京电视台著名栏目《法制进行时》的主持人徐滔是2002年范长江新闻奖的得主,人们把这个新闻界的至高奖项颁给了这位智勇双全的女记者。同时。她的背后透露出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6.
郑英丽 《理论观察》2011,(3):171-17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新闻媒介传播方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往的新闻工作者也渐趋成为了媒体人。当今,媒体人有三大特征: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激烈市场竞争的职业性,提供精神食粮的社会性。媒体人更重要的是要有光荣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宋琨 《魅力中国》2011,(4):304-304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是传媒高度关注的地方,“三农”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涉农记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站在船头的了望者”——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才能担当“三农”事业的代言人和捍卫者。笔者认为,除了具备一般记者所具有的扎实的业务功底外.涉农新闻记者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闻在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中,犹如历史让人们铭记,增加了人们的认知。然而其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其真实性受到严格的拷问,很多人在自欺欺人,构建“新闻的乌托邦”,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坚守职责,视真实性如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复杂.怎样引导新闻工作者正确认识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关系,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的现实必要性,阐释了如何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品牌》2010,(12):44-45
“名牌”一词,目前在中国已是妇孺皆知,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最早正式提出和具体阐述它的,是当时身为新闻工作者的艾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