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4篇
工业经济   62篇
计划管理   237篇
经济学   175篇
综合类   103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34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123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对外投资的数量也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而快速增长。相较国内并购,中国服务型企业的海外并购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对于海外并购活动能否为中国正迈向全球市场的上市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这些价值创造的绩效取决于哪些因素,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并购绩效与并购特征有何不同的问题,本项目选取2005-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441个海外并购的案例样本进行基于倾向性得分-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的实证分析,以为新形势下我国投身海外扩张的企业更好地认识海外并购绩效,建立并购的长效机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蔡翔  刘晓正  谌婷 《企业活力》2010,(11):87-91
自创业活动作为一门科学出现在学术研究领域开始,各国对创业活动的关注就从未停止过。而创业机会的识别问题作为创业活动的起点,就一直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而从个人因素、机会因素两大维度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进行探讨,分析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主要因素,将有助于完善创业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企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随着公司制企业的产生,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公司治理与代理问题也随之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股权结构由分散趋于集中时,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正由外部股东与内部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向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转化。  相似文献   
4.
龙少波  张梦雪  田浩 《改革》2021,(2):90-105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主要方面尚存在一些堵点,不利于双循环新格局的加快形成。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对畅通经济双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产业与消费“双升级”通过供给质量提升、技术进步方式转换、就业增加扩容三大机制能有效地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关键环节的主要堵点,并进一步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同时,国内经济大循环畅通的过程又将助力于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主要方面所存在的堵点,使得我国以更高的规模经济效能、产业层级和更强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并反哺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加快二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本土产业集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围绕"锁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潜在风险等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而产业集群升级始终不能很好解决,并成为困扰我国实践和理论的一个棘手问题;文章在辨析产业集群内外双重锁定的基础上,指出升级仅适合集群发展初级阶段时的内部"锁定",而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并面临外部"锁定"时,往往不能突破而陷入"升级悖论";基于跨网络学习的视角,本文认为集群只有彻底自我否定,并融入跨国企业网络,才能突破来自内外的双重锁定,获得学习和知识溢出的机会;最后,结合我国浙江温州低压电器产业集群案例,分析在面临跨国公司竞争压力下,本土产业集群如何融入跨国企业网络,并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6.
张建平  李林泽 《科学决策》2023,(12):119-144
基于中国自贸区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企业和省份层面的数据,选择多时点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PSM-DID法、异质性处理效应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等方法,考察自贸区政策显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自贸区建设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效应滞后两年后逐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主要通过融资约束、国有资本占比等途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控制权多元化企业对自贸区建设更加敏感。结合断点回归进一步分析,集中供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南北差异会影响到自贸区的处理效应。自贸区建设对北方内陆地区污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大。研究对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完善自贸区政策体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张伟  王晓燕  窦涛  刘刚  郭红喜 《价值工程》2011,30(26):161-161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双师型"教师结构队伍建设的严峻现实和问题,提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双师型"教师的有效培养途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英美刑法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采双层次模式,先进行事实因果判断,再进行法律因果判断。事实因果判断以but-for原则为核心,在“并行因果关系”和不当扩张处罚范围的场合应当分别采用NESS标准和实质因素标准进行修正。法律因果判断以“近因”为核心,旨在考察行为发生结果的盖然性和介入因素造成结果的盖然性比较。预见说有主观归罪嫌疑,观念说过于抽象,政策说将行为人作为工具看待,它们均存在缺陷,只能作为判断“近因”的考察因素。英美法系的双层次因果关系判断相比大陆法系的因果关系理论逻辑清晰,渗透主观要素,实用主义色彩明显,值得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通过单位福利保障实现“单位全覆盖”;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保障经历了从“建制扩面”向“广覆盖”与“双覆盖”的转变;“十八大”将“全覆盖”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首要方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既指制度全面覆盖,也指人数全民覆盖(即应保人口的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反映了普遍主义福利思想,折射出政府反对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的施政理念。要坚持“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制度全覆盖带动人口全覆盖,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为突破口,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全覆盖为重点,逐步完善全覆盖的补充性社会保障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进程。目前,应全面启动社会保障全覆盖计划,做好社会保障全覆盖政策的顶层设计,尽快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信息联网,理顺全覆盖网络,并避免全覆盖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