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76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财政金融   5035篇
工业经济   1484篇
计划管理   8177篇
经济学   6007篇
综合类   3017篇
运输经济   443篇
旅游经济   464篇
贸易经济   7097篇
农业经济   5868篇
经济概况   70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4篇
邮电经济   300篇
  2024年   587篇
  2023年   2284篇
  2022年   2343篇
  2021年   2129篇
  2020年   1732篇
  2019年   1685篇
  2018年   551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753篇
  2015年   1206篇
  2014年   2959篇
  2013年   2464篇
  2012年   2675篇
  2011年   2972篇
  2010年   2733篇
  2009年   2684篇
  2008年   2866篇
  2007年   2373篇
  2006年   1873篇
  2005年   1832篇
  2004年   1209篇
  2003年   1305篇
  2002年   878篇
  2001年   675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以重庆市场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储蓄国债城乡供需不平衡、完善普惠金融服务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是一门较为完善的管理技术,多应用于工程建设、生产发展和组织经营管理方面。本文应用价值工程对单件流生产中冷风机型号的选定进行分析,拟定方案,构建功能指标体系。以实现冷风机必要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为目标,找寻价值最大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刘行健  杜宽亮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0):中插39-中插43,中插48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对包括西藏那曲市凯玛村在内的全国乡村进行村庄规划,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为现实的.从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前提、是加强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是保护生态加快发展的基本路径三个方面,鲜明指出村庄规划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与经济基础、村庄布局和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国家政策和内地帮扶六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那曲市凯玛村进行村庄规划的考量因素;从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民生为要,保护环境、生态优先,以经济为主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尊重藏族文化、传承藏区民俗,居安思危、防灾减灾的五个理念,深刻阐述了凯玛村村庄规划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度分析。恩格斯一直关注城乡之间的关系,旨在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真正的融合,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恩格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实现城乡融合提出了很多现实方案,在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中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充分挖掘内在的理论价值,对推进我国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主线,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各级都建立了乡村振兴"五大专班"推进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17.
智慧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先驱,其成效在我国的社会治理当中逐渐呈现。在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应对的层面,智慧治理以其灵敏高效、联动融合的特征,从数据化与信息化多个层面推动着我国智慧社会的建设。将智慧化的治理方式运用到乡村治理中,不仅可以助推文明乡风的实现,促进数字乡村、法治乡村的成型,对于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并行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治理参与下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