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32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29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源于名山大川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将自然和文化高度融合,不仅保存了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孕育了极为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等高超的生态伦理和智慧,对民族的宇宙观、国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的象征、思想的载体、精神的家园、文明的诗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应该作为和谐发展的典范、文明互鉴的使者、美丽中国的代表以及美好生活的家园,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作为保护地体系中的独特类型,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92.
探析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基础”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现状人类利用强度量化特征,为保护地分类划定标准提供量化依据。筛选自然保护区人类利用强度量化分析的3项评价因子,即单位面积居民数、建设用地面积比例、耕地面积比例,通过箱线图、赋值法等进行单因子特征分析和多因子综合特征分析。研究结论为,现状我国自然保护区因不同保护对象或不同空间区位,人类利用强度差别较大,其原因在于现状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不清晰。基于自然保护区人类利用强度量化特征,结合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建议将我国自然保护区根据管理目标分为两大类,并通过量化人类利用强度管控措施,使两大类管理目标得到进一步区分。  相似文献   
93.
李鹏  杨鹏  兰红梅  赵敏 《水利经济》2020,38(6):60-65
针对现有水利风景区分类体系倾向于从水利专业视角分类,导致水利风景区类型的表达难以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辨识,且分类体系存在重复交叉,不利于管理者操作等问题,在分析全国878家水利风景区命名和分类特点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唯一性、简明性、实用性等分类基本原则,对水利风景区分类体系进行重新梳理。根据水利风景资源特性,建立水资源-水工程-水文化的人水关系三元模型,将水利风景区分为资源(河湖)型、工程型和文化(遗产)型3个大类8个亚类。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洪玮  小普 《金融博览》2011,(3):23-24
香港的绿色生活进化史所谓绿色生活,就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考虑身体的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20年前,周兆祥开始在香港提倡绿色生活和保护地球,曾被视为乌托邦狂热分子和异类。此后他创办了香港绿色生活教育基金项目ClubO、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最早的有机农场之一)和香港最早的环保团体之一绿色力量。  相似文献   
95.
我国蔬菜保护地栽培历史悠久,设施栽培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中不可替代的发展模式,本文综述了我国蔬菜保护地的发展状况以及蔬菜保护地的土壤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96.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但中国目前的研究和实践均还较薄弱,亟须借鉴域外经验。系统梳理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气候变化对自然、文化和社区的影响,概述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指出情景规划是重要的气候变化应对工具。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在气候变化中开展情景规划的流程,提炼其规划特征,并以魔鬼塔国家纪念区为案例,详析其情景规划实践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国家公园及体制试点区可能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对比了情景规划与传统规划的区别,明确目前推广条件的欠缺,指出应逐步推广情景规划,并从实现科研储备、奠定实践基础、建立规划体系三方面提出可能的路径,对中国开展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秦巴山脉拥有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区域内包括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设立秦巴国家中央公园,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型保护地,有利于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的法律体系框架,系统梳理了秦巴地区涉及的现有保护地类型的地方法规。建议制定《秦巴国家中央公园管理条例》,为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统一管理、跨省协作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
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很多人由于追求高产心切。在土壤养分含量已很高的情况下仍大量施肥,尤其是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和人粪尿,因此引发蔬菜的氮素过剩症。其症状一般表现为:瓜类植株徒长,易染病害。叶片肥大而浓绿,中下部叶片卷曲,叶柄稍微下垂,叶脉间凹凸不平,有明显斑点.叶缘处斑点结合在一起,稍后,叶片变黄或褐色、萎蔫、果实较小,受害严重时,植株生长阻滞,  相似文献   
99.
阐述了凌源市发展保护地蔬菜、花卉成为农村支柱产业的启示:一是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应寻找其特异性;三是要使小生产转化成规模、高效的专业化生产;四是要搞好市场流通和批发市场建设;五是搞好科技普及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0.
荒野地,是大面积的、保留原貌或被轻微改变的自然区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等多元价值,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荒野保护是重要的行动目标之一。在此新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荒野地保护中存在的五大现状问题,包括荒野价值认知不足、荒野本底状态不清、荒野保护空缺明显、荒野地破碎化严重、荒野地管理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荒野地保护的目标和系统性保护策略(包括主流化策略、普查策略、全域分级保护策略、连通策略和提质策略),以及相应的12项行动建议,有望为我国开展系统性的荒野保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