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7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11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34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59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正>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背后都有某种社会意识在主导,从引起利益冲突的社会意识入手去思考问题,对于防止利益冲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一、利益冲突行为潜在的社会意识市场经济得以存在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生产力水平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需要用某种激励机制来推动生产  相似文献   
182.
领导是引领和导向被领导者实现双方共同价值和目标的过程;干部则是指机关、团体等单位的公职人员或者担任一定领导工作的人员。因此,领导干部可以理解为机关、团体等单位承担引领和导向作用的公职人员。  相似文献   
183.
所谓公众反腐举报制度,是指受理举报的机关和组织对公民举报公职人员腐败案件的线索,依照法律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检察机关设立经济罪案举报中心开始,为引导和促进反腐举报工作的深入、健康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报方面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84.
腐败问题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的本质是以公权谋私利,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腐败行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职人员,直接将其控制的公共资源据为己有,我们把它称之为“侵吞型腐败”。其典型表现是贪污。第二类是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将其控制下的好处或机会与其他人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交换,我们把它称之为“交易型腐败”。最典型的表现是受贿。第三类是公职人员凭借职权要挟当事人进贡,我们把它称之为“勒索型腐败”。其典型表现是吃拿卡要。腐败作为一种综合症,对它的防治也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5.
国家公职人员违法犯罪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心理特征都有共性可寻。在同违法人员正面对峙过程中,侦查人员只有洞察其心理动态,对症下药,才能使侦查工作有所突破。因此,防控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时对其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有效突破职务犯罪人员心理防线的策略和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6.
朱宇晖 《江南论坛》2001,(11):27-27
一份来自北京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调查表明,近三年来,北京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查处的30岁以下国家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案件共19件,这些作案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5.6岁,年龄最小的仅有19岁,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26岁现象”、无独有偶,天津市人民检察院2000年查处的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中,30岁左右的有54人,占25.5%,与1999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很显然,年轻化正成为职务犯罪的一个新动向.人们在对这些犯罪分子痛恨和惋惜的同时,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些年轻人在仕途上都还可以有很长的路可走,有  相似文献   
187.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大地上多处地方都刮起了问责风暴,大批政府公职人员被问责,一系列的官员因为重大的责任事故或引咎辞职,或被免职。这一次问责风暴中,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主动辞  相似文献   
188.
腐败行为使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形象蒙受损害,其中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署反映了世界各国通力打击腐败犯罪的决心。目前,中国的相关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立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有关规定,对中国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也是完善中国刑事立法,充分发挥刑事法律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9.
萧惑之 《中关村》2008,(9):56-56
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万元户”是国人惊羡的字眼儿。那时候,大多数公职人员的“年薪”不足1000元钱。时至今日,连吃“救济粮”的“低保户”也成了“万元户”,国家的发展何其快也!那个年月常鸣的警钟是:“随着国门洞开,  相似文献   
190.
我们的社会是纳税人意识比较淡薄的社会,不仅一般民众、而且绝大多数公职人员及其他社会精英都普遍缺乏纳税人意识。本文就纳税意识与纳税人意识进行辨析,并分析我国纳税人意识淡薄的原因及提出培养与强化我国纳税人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