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7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11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34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59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胡星斗 《新远见》2010,(7):61-69
2009年以来,中国掀起了新的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已经有12位部级高官落马。他们是贵州省原政协主席黄瑶、辽宁省原人大副主任宋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李堂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天津市市委原常委、滨海新区原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皮黔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朱志刚、深圳市原市长许宗  相似文献   
212.
从伦理的视角看,公职人员出色的履职是可以获得肯定甚至奖励的,但不宜重奖。公职人员履职是履行法律义务的证明同时也是道德精神的体现,基于此种考虑,可用一定的形式包括物质奖励作客观补偿使"德"与"得"真正贯通起来。在涉及政府合当行使权力的问题上,人大的监督和制衡不能缺位。公众理性基础上的宽容对于公职人员依法有效行政的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213.
《商》2015,(20)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提出,我国的法制化进程持续稳步推进。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宪法宣誓制度,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本王从宪法宣誓制度制度的起源、建立历程、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14.
《商》2015,(6)
近年来,公职人员上游犯罪日渐猖獗,由于公职人员普遍具有高素质,在获得上游非法收入后,往往会精心设计,通过各种路径转移、掩盖非法收入。因此,通过研究公职人员洗钱行为的上游资金来源和下游资产处置路径,可以发现其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共同性,都涉及一定的资金流特征。  相似文献   
215.
赵奂 《投资与合作》2010,(11):92-93
公职人员入股煤矿的现象是在特殊的经济形式下以权谋私的一种复杂的制度现象.本文对"神木法官分红案"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深入解读,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入股现象的主要原因.整治此现象的对策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一起着手,遏制公职人员入股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216.
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任何犯罪都在特定心理支配下进行.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在不同的阶环境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其中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最为显著.犯罪预防必须犯罪心理从其表现形式上,进行对策应对,以从根本上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7.
胡青丹 《老区建设》2009,(18):12-15
职务消费是指公职人员为履行工作职责所发生的消费性支出及享有的待遇,包括公务用车配备及使用、通讯、业务招待(含礼品)、差旅、国(境)外考察培训等消费项目。可见,公职人员的职务消费是与其履行政府职能密切相关的。正因如此,要推进职务消费改革,就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文章认为,当前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职务消费改革,可谓具备了多种有利备件。职务消费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职务消费改革应遵循规范、统一、透明的原则,需要多重举措并用,运用综合配套改革的理念、制度、技术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18.
公职人员在煤矿的参股行为和征管者的查处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双方都在不断地收集信息来纠正自己的预期和决策行动,使得博弈结果偏离完全信息下的均衡状态;公职人员违规及查处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使得资源配置远离帕累托最优.应加大处罚力度,降低违规获利的诱惑力;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征管者的信誉;并建立完善的监管者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19.
尽管导致某些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贪污腐败、收受贿赂等经济犯罪的原因各异,但心理失衡是引发他们进行经济犯罪的主要原因。贪婪、侥幸、投机、交易等不良心理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了解和掌握国家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心理,对于侦破和审理这类案件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0.
石坤 《时代经贸》2007,5(3X):65-66
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为根除腐败的肌瘤,保证公职人员的纯洁性.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祛除腐败赖以存在的病灶,本文拟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的新特点来探讨腐败问题,并为此构建克服和消除腐败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