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1685篇
工业经济   132篇
计划管理   1192篇
经济学   589篇
综合类   271篇
运输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662篇
农业经济   187篇
经济概况   787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91.
(一)因地制宜建立新农保激励机制。一是出台强制或激励参保与自愿参保相结合的政策,对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农村居民实行强制或激励参保,同时政府补贴(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长短挂钩,  相似文献   
892.
能否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性问题。基于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含义对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与深化,对中国2005年~2050年养老金隐性债务的规模和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并提出解决弥补隐性债务的综合性方案。  相似文献   
893.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支付压力,多国已着手推动养老金市场化运作和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形成了由基本养老保险金、职业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三支柱分工合作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本文对全球养老金体系现状与趋势展开分析,从规模、模式、构成、覆盖率、替代率、投资等维度对OECD国家养老金体系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对全球养老金体系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94.
为完善我国个人养老金产品和服务,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本文对比分析了德国里斯特养老金、加拿大注册退休储蓄计划、日本个人型定额供款养老金以及个人储蓄账户计划在税收政策、养老金投资渠道和投资者教育三个方面的举措,以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发展为切入点,总结归纳典型国家建设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建立科学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个人养老金的供款额度进行动态调整,并考虑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设置分档供款额度;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拓宽账户资金使用渠道;增强个人养老金的普惠性,推动个人养老金产品标准化、风险可视化,减轻投资者产品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895.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我国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问题,这对我国养老金体系造成极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年家庭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成为重要的养老补充方式,对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的要求随之提高。本文选取西南财经大学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微观数据,研究金融素养对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风险偏好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一方面,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我国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且风险偏好在该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即风险偏好越高的群体,金融素养提高对其资产配置效率提升的影响越明显;另一方面,该影响在低教育、低收入、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家庭中更加明显,这也意味着养老金融教育应该具有普惠性特征。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其金融素养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刺激养老需求端的市场参与程度;加强对低收入、低教育和农村地区等相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推动金融普惠理念的实现,提升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896.
897.
王宁 《辽宁经济》2005,(4):26-26
目前在我国,人们退休后的收入保障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二是企业提供的补充性养老金(也叫做企业年金),三是个人的储蓄。这三方面经济来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障三大支柱”。这基本构成了个人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其中,前者由国家强制执行,后两者则是自愿购买。在社会保障的三大支柱中,覆盖面最广的政府养老金其替代率很低,迫切需要其他的来源以弥补退休收入的不足。  相似文献   
898.
中国农村老年保障:从土改中的土地到全球化的养老基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公民权分离的基础上,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政治和法律原因造成的,并且被两类社会组织之间的严格分离以及一系列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障碍所强化。长期实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相关的社会政策不仅反映了这种分离,而且也是这种分离的一部分,社会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制造和加深这种城乡分离的主要工具。在这种社会保障体制下,中国教育的发展、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在城乡分离的不同的基础上组织的.城乡之间在卫生医疗服务和老年保障方面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城市居民享受着比较慷慨的养老金制度(1950年代初建立)的保护,且待遇标准超过了发展中国家通常的水平,而农村地区除了微不足道的社会救助外,却没有正规的老年公共保障措施。关于中国的农村养老金,目前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改革,而是如何建立一个过去从未有过的全新制度(试点计划除外)。公共讨论对是否建立农村养老金制度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本文就中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的建立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899.
耿靖 《上海国资》2009,(11):92-92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金制度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保障体系,包括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5个支柱,养老基金也随之已经正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养命钱”,  相似文献   
900.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然而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滞后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中国转型阶段面临两大核心挑战--退休冲击和国内消费不足。如何应对退休危机,提升居民消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养老金双轨制”这一热点问题切入,选取了中国1998-2014年30个地区宏观面板数据分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重点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居民总消费支出水平方面,企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其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居民消费结构方面,情况较为复杂。产生这些异质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退休双轨制造成的不平等差异和两类退休人群自身主观区别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释放并轨改革的消费效应,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调整市场结构,推动老龄产业和银发市场的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