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50篇
计划管理   29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17篇
贸易经济   40篇
农业经济   156篇
经济概况   6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资产保全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收回不良资产,减少或避免资产损失,回收了大量的抵债资产用于抵偿农信社的贷款或其他债权。抵债资产涉及金额大,对农信社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就农信社抵债资产会计核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2.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考察了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有一个滞后效应;而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发展水平的长期动态影响较弱,农村经济发展并不能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场化发展形成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3.
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的特殊性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良好运作和科学管理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一投资者、经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其自身固有的种种特殊性对它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84.
“都匀毛尖”号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贵州省都匀市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信用村镇建设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加大对茶农、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和茶叶深加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4500余万元,支持了近5000户茶农。  相似文献   
185.
在辽宁省辽阳灯塔市柳条镇金山屯村,辽阔的原野上矗立着155座大棚,村民们说,这都是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贷款才建起来的。当地农信社负责人介绍,支持金山屯村建大棚,农信社累计投放贷款172万元。  相似文献   
186.
“山上大树根连根,农信社和老百姓心连心”,成为福建省永定县当地所传颂的新民谣。多年来,纯朴的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办事情要找熟人,到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贷款也要托关系、找熟人。年初以来,福建省永定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联社)创设了信贷员“三衣服务联系卡”,这也是永定县农信社为提升服务而采取的一项便民措施。永定县农信社为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推行“阳光信贷”活动,对全县31个营业网点的90多名主任、信贷员,印制了“三农服务联系卡”,  相似文献   
187.
2000年7月,作为全国首家示范点的江苏省联社开始组建,2001年9目19日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挂牌成立。8年风雨历程.江苏省联社在产权制度改革.业务创新.经营管理.企业文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农信社改革提供了样板或示范。为此,本期将对江苏省农信社进行全面展示和剖析.以期为全国农信社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8.
本文尝试从发展历程、现实需求以及发展的约束环境几方面,总结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实践特征,参照国外的做法,根据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理论,进而提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演进路径。以农村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本产业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以合作制原则为标准,以金融资产形式参与,专门从事规定范围金融活动的经济形式,体现了经济规律和制度安排,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合作金融在世界各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发展合作金融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9.
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运动。从其发端、发展与衰微的变迁过程看,明显体现出强制性与渐进性的特点。其利弊得失主要在于:第一,促进了农村资金的融通、村落小农经济的发展但农村并未复兴、农民依然贫苦;第二,缓解了旧式高利贷的盘剥却催生了新式高利贷。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结局,根本原因在于近代农村信用合作社演进的背景——二重性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90.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呆账准备金是防范因放贷而产生呆账所提取的准备金,主要用于核销呆账。现就提取方法实际操作有关问题作一下探讨。一、现行的呆账准备金提取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无法操作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当年呆账准备金累计提取额=年末贷款余额×1.5%-呆账准备金上年末余额。按此办法操作将出现以下问题:1.保证不了累计呆账准备金是年末贷款余额的1.5%。例如:某信用合作社2000年年末呆账准备金余额是10万元,2001年核销贷款呆账6万元,年末贷款余额是1000万元,本年末提取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