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5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116篇
经济学   255篇
综合类   26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111篇
农业经济   446篇
经济概况   2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基于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从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本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社区社会保障缺乏和政府帮扶政策措施滞后是造成农户生产经营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类别下的4个变量中,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效果的主客观认知是影响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农户参与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工作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扶贫效果起到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构建全域化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增强基层治理水平,提供就业创业培训路径;转变观念,提升自我脱贫可持续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就生态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半结构访谈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环境社区居民影响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探讨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住宿"、多元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改善利益分配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3.
<正>2008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依托区位地域和环境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个中心,积极采取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多项措施,突出抓好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冷水性鱼类特色养殖区域建设,组织实施了大鲵救护繁育中心建设项目、世界渔业中心及中国水科院专家主持的黄河湿地生物价值评估项目,高度重视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渔船安全生产管理及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有效地推动  相似文献   
44.
侯洁 《北方经贸》2022,(11):150-154
分析游客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形象感知。通过内容分析法,基于旅游地形象“认知—情感—整体”三维模型,以在线旅游网站的游客评价文本作为研究数据,运用ROST CM6软件进行高频词分析和情感分析,得出游客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认知形象涉及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景区设施与服务、整体印象四个感知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是影响游客积极感知形成的重要因素,游客的消极感知集中于景区设施与服务管理。运用Gephi可视化软件生成语义网络图,得出整体形象为“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放飞值得一游”。基于分析结果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形象提升提出建议,主要包括改善旅游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拓宽营收渠道,摆脱门票经济;研发主题活动,增加游客参与度;区域联动发展,增加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
李敏 《旅游学刊》2002,17(5):62-65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6.
自然保护区合作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逐步兴起,并在资源管理中广泛适用.梳理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合作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介绍了最新学术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7.
夏宁  夏锋 《农村经济》2006,(8):41-43
自然保护区与林缘社区农户之间唇齿相依,相互影响。林缘社区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淑及到各方面工作的协调,而这也成为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8.
百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市,西部与云南相接,北部与贵州毗邻,东与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其位于广西西部,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山区占96.6%(石山占33.5%,土山占63.1%),辖12个县(区),183个乡(镇),l836个村。林业部门有25个国有林场(其中省属1个),1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还有为数众多的地方小型林场和乡村集体林场。总人口360万,农业户数有68万户,人口310万。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属老、少、边、山、穷地区,也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12个县都是贫困县,其中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是自治区贫困县。  相似文献   
49.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文章对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及生态公益性、生态旅游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对红树林湿地资源研究、加强退化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开展湿地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0.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ostanza提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并研究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其价值估算,旨在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