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5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116篇
经济学   255篇
综合类   26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111篇
农业经济   446篇
经济概况   2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在5个评价等级中基本趋向于"好"和"较好"两个等级,评价分值分别为0.265和0.348,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52.
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综述了国外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经验,认为中国未来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方向是:(1)开展保护区和社区的共同管理;(2)完善保护区管理政策;(3)公平分享所得利益;(4)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旅游发展的驱动力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及实践经验.指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是在资源保护、社区发展以及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旅游产品吸引、中介系统的引导以及支持系统的辅助下开展的。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及其驱动机制.旨在为我国红树林及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完善我国旅游区动力研究。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就生态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半结构访谈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环境社区居民影响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探讨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住宿"、多元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改善利益分配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5.
<正>2008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依托区位地域和环境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个中心,积极采取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多项措施,突出抓好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冷水性鱼类特色养殖区域建设,组织实施了大鲵救护繁育中心建设项目、世界渔业中心及中国水科院专家主持的黄河湿地生物价值评估项目,高度重视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渔船安全生产管理及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有效地推动  相似文献   
56.
生态旅游是一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的发展方式,它是可持续旅游宏观指导思想的一种操作上的落实。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高度责任化的高层次旅游活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建立“吉林省长白山管理区”,建立健全的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系统。  相似文献   
57.
广西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在本次雨雪冰冻灾害中受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深为历史所罕见。保护区基础硬件设施损毁严重;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受灾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当前抗灾救灾面临保护区生产生活困难大,森林防火难度大,区内资源损失情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尚未开展等问题。建议:提高认识、开展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加强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防止乱砍滥伐;加强野生动物的救助和疫病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58.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洪泽湖湿地旅游资源,指出洪泽湖湿地有着入湖河口滩地、滨湖河漫滩、湖面、围垦混合带等各具特色的湿地景观,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提出在生态开发湿地旅游资源时应遵循开发和保护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做好超前规划,体现生态性、最小干预性、文化性、人本性;在经营管理上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及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9.
社区共管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本文阐释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并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提出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性、合理利用资源、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区共管激励机制、完善野生动物破坏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共管效果评估机制体系等解决或缓解社区共管中各种冲突与矛盾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0.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农牧民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生活水平低、生产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等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对保护区周边农牧民抽样问卷调查,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进行新兴农牧业发展等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