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5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58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2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9篇
农业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5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四大”审计质量在中国存在差异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2—2008年由四大审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操控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指标,检验四大之间的审计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在中国,普华永道中天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其他三大所,根据理论预期其审计质量也应显著高于(或者不低于)其他三大所。选取四大为研究对象,可以避免大小所之间的专业能力、事务所声誉和自选择等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普华永道中天审计质量没有显著高于其他三大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在部分检验中,普华永道中天审计质量更低。这表明基于中国独特的市场法律环境,四大没有采取一贯的审计质量策略。  相似文献   
122.
刘邦明 《全国商情》2012,(6):11-12,15
衡阳市资源比较丰富,传统资源型经济也很发达,属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资源型经济积存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已难以为继。衡阳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四大工程,以促进衡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3.
吴珊 《经济研究导刊》2011,(29):127-128,131
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银行业的发展必定要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对于正在完善改制的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来说,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内部制度的不健全令其在世界银行业的范围内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其遇到了方向性选择,这主要是顾及过于开放的市场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唯有通过法律途径处理好市场开放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4.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以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为实际案例,围绕学习驱动、思想传播、素质提升、社会公益等四个维度提出了四大平台锻造计划,构建与企业发展路径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生态,全面提高广大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内涵素养,激活干事创业热情,将企业文化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有力支撑具...  相似文献   
125.
2003年底国务院启动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全部完成。为跟踪评价和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6.
针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走国际化道路是其做大做强的途径之一。本文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7.
《农民日报》报道:一家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企业,已在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并准备建立粮食收储企业。这意味着跨国粮商正在实施他们的中国粮食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8.
周颖娴 《经济师》2008,(8):204-204
文章认为,目前在贸易融资和结算业务实务操作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对提单功能认识主要存在四大误区,并就此展开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9.
文章提出在精品课程申报、建设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申报、轻建设;重硬指标、轻软指标的问题,必须构建起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包括制度子系统、组织子系统、评估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以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0.
在两千年的中国经济演进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以及私有企业一直在相互博弈,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逻辑中切换,在发展与稳定中循环。追溯并探究历史上中国的经济变革,找出中国经济在每个时期发展的特点,讨论其逻辑的独特性及演进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探索和实行有效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