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5830篇
工业经济   1295篇
计划管理   9608篇
经济学   2166篇
综合类   760篇
运输经济   943篇
旅游经济   44篇
贸易经济   3424篇
农业经济   2490篇
经济概况   350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0篇
邮电经济   2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980篇
  2013年   1533篇
  2012年   2033篇
  2011年   2392篇
  2010年   1991篇
  2009年   2310篇
  2008年   2814篇
  2007年   2443篇
  2006年   2716篇
  2005年   3194篇
  2004年   1364篇
  2003年   1138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公路客运票价是运输价格的一种法定形式,也是一种运输合同,根据政府指导而确定。从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与规范、清理与整顿来看,运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运输经营过程中的价格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负有责无旁贷之使命。  相似文献   
102.
103.
近几年来,自治区财政厅在进一步改进部门预算的.编制,加大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收缴力度,落实“收支两条线”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4.
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将之作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和计量,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归集到作业上,然后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有关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两年多前的新闻报道引用从权威部门得到的数据说,应该在20%—30%之间;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2003年底计算出的行业利润率为8.15%。两个不同的利润率相差实在太大,由此引出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107.
关注银行贷款核销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银行锦州支行联合法院“虚假核销”一案被媒体曝光以后,国内外媒体的目光突然投向了以前很少为人注意的银行贷款核销制度上。但到底何为贷款核销,它需要什么条件,应遵循什么程序,由哪个部门审批,核销后的贷款损失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108.
面对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究竟哪些更适合自己,的确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来选择。投保后如果发生了理赔,还需要处理与医院(医疗保险)、修理厂(汽车保险)、交管部门(交通事故证明)、公安部门(身故或被盗证明)、保险公司等单位的诸多手续和细节问题,这么多的麻烦事实在令人无暇兼顾,而专业的保险中介公司却能帮我们解决上述麻烦。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对外贸易》2005,(1):80-82
2004年底,上海证券报就2005年中国产业景气问题,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部、国家信息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等15个部门和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煤炭行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旅游酒店业、纺织服装业、供水供气业景气看涨。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不大甚至减缓的前提下,寻找更有效的就业形式,成了各国政府减轻就业压力的主要着力点。“弹性就业”形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重视的,尽管它不是新出现的,但实行这种就业形式目前表现出更迫切、更重要。本对“弹性就业”形式的特点、实行的必要性、可行性作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实施的几点对策,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