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4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77篇
经济学   131篇
综合类   133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53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451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经济师》2019,(2)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教育事业更加重视,而择校的潮流出现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对教育公平性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要求采用"就近入学"的升学方式,但是择校的现象屡禁不止。文章就基础教育择校视角论教育公平的意义进行分析,从择校的观点出发,分析教育公平的意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合理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李柯 《中国就业》2014,(6):18-19
正师范生由于培养方向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其教师教育应是最基本的、必备的技能和优势。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存在大量无效教学和无效课堂,有效课程开发十分不足,不能与基础教育的需求有效对接,"学不能用"现象十分突出,导致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技能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因此,要站在基础教育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回归师范生培养本质,明确师  相似文献   
45.
《商》2016,(2)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开发人力资源进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6.
钟乐江 《中国西部》2014,(21):29-31
<正>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师霸占着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他们就像看惯了阅兵式般整齐雄壮、步调一致、按部就班的人群一样,习惯在鸦雀无声、坐得笔直的学生前讲授课程,容不得眼前有奇装异服不同呼声的人。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试验拉开了序幕,倡导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向传统的应试教育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它挑战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挑战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挑战教材的编写和考试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7.
吴晨 《魅力中国》2014,(7):209-209
本文从作者个人的成长历程(即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中的所见所闻,分析过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学环境、课时安排以及作者的内心感触等角度;思考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个人对此见解,希望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再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48.
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十多年来,中国的金融教育从传统到现代,师资力量从薄弱到雄厚,教育成果从贫乏到丰富,专业人才从稀有到充实,金融学也成为热门的显学。但是,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也在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当前中国金融教育的现实愿景。  相似文献   
4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极为迅猛,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随之加大.笔者于2017年7月前往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当地基础教育现状与武汉市基础教育现状对比,本文将着重研究城乡经济发展对基础教育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应当如何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50.
朱淑华 《魅力中国》2013,(16):250-250,241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五大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要真正落实全新的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造学习的良好能力,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下对自我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并实现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